第100章:立法,并不在于实施,而是在于震慑!

    第100章:立法,并不在于实施,而是在于震慑! (第2/3页)

,所以就会放出作恶的欲望,死前轰轰烈烈一场,哪怕是遗臭万年,又能如何?”

    “身前人,何惧身后名?”

    “就像是岳武穆,终其一生为宋北伐,但最终还是死于奸臣之手。”

    “那秦桧与赵构就不明白?害死岳武穆的后果,便是遗臭万年?”

    “爹,他们明白的,因为没有人会不明白,更何况一国之相,一国之君。”

    “但,他们在乎么?”

    “不在乎。”

    “因为,为什么要怕别人戳他们的脊梁骨?”

    “权力的顶峰,只会在意权力,还有得与失,至于什么子虚乌有的名声,都是后世浮云。”

    朱棡又是看向朱元璋道。

    人面对死亡,终究会恐惧。

    但恐惧过后,知晓自己已经是个死。

    那这份恐惧,便会转为癫狂。

    宁叫后世骂名在我,但当世荣华在我!

    便是这个道理。

    “咱明白你的意思,那咱应该怎么办?”

    朱元璋满眼复杂的点了点头。

    “为官员涨俸禄,同时改法。”

    “涨俸,我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增加底俸,就是在如今的俸禄上增加,而这便是固定的底俸。”

    “而且,从今往后起,大明必须承担底层官吏的俸禄。”

    “第二,我将其称为绩效,也就是地方官员该办的政务,定立期限,分别登记造册,并且按月进行检查。”

    “按政务完成度进行绩效的发放。”

    “第三,我将其称为奖金,也就是说官员在地方干的越好,奖金越高。”

    “说白了,就是按照政绩打分,统一于年终发放奖金。”

    “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官员的俸禄,更是可以激起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考核官员的能力。”

    “当然,既然是这样也无法杜绝贪官污吏,因为人心难测,欲望这种东西,谁又能说得明白?”

    “就像是您,为了天下百姓不假,但说白了,您更想让大明的天下千秋万代,不是么?”

    说话间,朱棡又是瞥向朱元璋。

    “嗯。”

    朱元璋轻轻点头,并未反驳。

    事实本就如此,又何必反驳?

    毕竟哪个皇帝不想让自己的王朝,千秋万代?

    所以贪官永远不会消失,但却可以避免更多的贪官,这就已经是幸事。

    “可那些为了生活,而不得不贪的官员,就会因此悬崖勒马。”

    “那我大明就会多出很多清官,毕竟没有一个人生来读书就是为了贪赃枉法。”

    “他们也有理想,也有抱负,也想青史留名。”

    朱棡的脸上也是露出一抹笑容道。

    “嗯,这的确是个好主意。”

    不待朱元璋开口,朱标便是率先赞叹的点了点头道。

    “那改法?”

    老朱则是迟疑了一下,方才看向朱棡开口道。

    “爹,您觉得严苛立法的目的,是什么?”

    对于朱元璋的问题,朱棡沉思了片刻,便是开口道。

    “希望他们可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

    朱元璋想都没想道。

    “那有作用么?”

    朱棡继续问道。

    “有肯定是有,但作用不大。”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三分犹豫,方才开口道。

    “这么说吧,自古以来,立法的确是为了让人们奉公守法,让官员清正廉洁。”

    朱棡摇了摇头道:“但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那伱觉得立法是为了什么?”

    朱标转头问道。

    “立法的目的,并不是在于实施,而是在于震慑。”

    朱棡抬起眼眸,轻声道。

    此言一出,朱元璋与朱标齐齐一震!

    “杀人不过头点地,但却可以激起疯狂,让他们更加的肆无忌惮。”

    “但若是能有一线生机,谁愿意错过?”

    “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而心中升起求生的欲望,他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会无限放大。”

    “所以从此以后起,大明彻查贪污受贿之官员。”

    “小贪,知错者小惩即可,但无论贪墨多少,都永不录用。”

    “大贪、死罪,且三代不得出将入仕。”

    “当然,大贪,三族内隐瞒不报且为受益者,轻则流放,重则斩首。”

    “至于巨贪,诛九族。”

    “但也不是没有一线生机,不想被灭族也可以,就从九族下手,举报免死。”

    “直系子举报父,免儿子以下的直系亲属同流合污罪,最高上限可无罪释放,但抄没其家产。”

    “旁系举报者直接可免上下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