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胡惟庸受封正德伯,只是为什么觉得有点讽刺?
第121章:胡惟庸受封正德伯,只是为什么觉得有点讽刺? (第2/3页)
“不敢不敢。”
一众国公又是连忙摇了摇头,但脸上也是泛起一抹苦笑之色。
看来今日是躲不过去了,那就去坤宁宫走一趟吧。
“对了,父皇,儿臣随军出征西南,来日得胜还朝,还请父皇下旨赐婚,将卫国公之长女,嫁于儿臣为侧妃。”
一直待在门口的朱樉,又是有些忐忑的看向朱元璋抱拳道。
“启奏陛下,老臣愿意。”
卫国公邓愈没有任何犹豫,也是起身抱拳道。
“嗯。”
朱元璋想了想,方才看向朱樉没好气道:“臭小子,便宜你了。”
“谢父皇。”
朱樉的眼中升起喜色,便是连忙叩首道。
“别丢了咱老朱家的人,给你爹长长脸,漂漂亮亮的打赢这一场仗。”
朱元璋望向眼前的朱樉,嘴角的笑容都快压不住了,但还是沉声道。
“大明必胜!”
朱樉坚定道。
随后,朱元璋便带着一众国公前往了坤宁宫,而这御书房,也终于清静了下来。
“胡相国,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推行得如何?”
御书房的大门重新合上以后,朱标方才看向眼前的胡惟庸,轻声询问道。
“回禀太子殿下,如今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已经于江南推行完毕,现在已经推行到了浙东,估计再有半年,浙东沿海一带,皆可推行完毕。”
胡惟庸并没有隐瞒,而是如实道。
“可遇上了什么阻碍?”
朱棡出声道。
“迄今为止,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还未曾遇上太大的阻碍。”
“只是推行新政,必然会引起怨气,虽然困难,但老臣也能克服困难,为两位殿下排忧解难。”
胡惟庸依旧如实道。
“怨气?”
朱标微微皱眉道:“什么怨气?”
“无非就是那些读书人心生埋怨,但此时科举未开,纵然有所埋怨,也不敢过分行事。”
胡惟庸面色依旧如常道。
不管是摊丁入亩,还是官绅一体纳粮,都会触及士绅豪强,乃至于读书人的利益。
所以有所怨气,有所反对,倒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此时,大明王朝的科举并未开启,仍然处于封闭的状态,所以纵然心中不愿,又能如何?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政令有所改革,也是在所难免之事。
只不过这一口怨气,若是不能妥善解决,来日科举重开之日,这群读书人登上殿堂,必然会惹起祸端。
“老二,通知锦衣卫,凡有敢阻止推行新政者,不管是士绅豪强,还是读书人,全部严查。”
“而若有功名在身者,全部革除功名。”
朱棡果断转过头,看向了一旁的朱樉道。
“殿下不可!”
“读书人乃天下之根基,岂能因此寒了天下读书人之心。”
“而若是因此让朝廷与读书人之间生了间隙,才是朝廷真正的损失,切莫因小失大。”
不待朱樉回话,胡惟庸却是连忙出声道。
“你的意思,这天下是读书人的?”
朱标倒是冷冷的看向胡惟庸道。
“臣不是这个意思。”
胡惟庸连忙起身,叩首在朱标的面前道。
“那你是什么意思?”
朱标依旧冷声道。
“治理天下非平定天下,而若是与读书人生出间隙,来日之朝廷,岂能还有心向我大明之官员。”
“所以老臣觉得,罚是一定要罚,但绝对不能重罚,打压即可,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身份,莫要恶了朝廷。”
胡惟庸仍是叩首道。
“你胡相国的意思,就是恶了这群读书人,我大明之江山就会颠覆?”
朱棡也是冷冷的看向胡惟庸道。
“老臣言语有失,还请殿下降罪。”
胡惟庸浑身一震,便是不再解释,而是告罪道。
现在傻子都能看出来,朱棡与朱标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完全就是在针对他胡惟庸,又或者是想打压他胡惟庸。
“胡相国,一个读书人死了,可以换另一个读书人。”
“这天下永远都不会缺少读书人,如果有缺,朝廷也可以从军中提拔。”
“只要将他们送入国子监学习,来日未必不能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