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史上最难的开局,手拿一个破碗打天下。

    第143章:史上最难的开局,手拿一个破碗打天下。 (第2/3页)



    而一手抓的细枝末节,对于百姓而言,根本起不到实际效用。

    反而是会起到相反的冲突,文武百官的埋怨与百姓依旧贫苦。

    想到此处,众人的眼睛又是纷纷看向了朱元璋。

    要是没有记错的话,朱棡就说过,朱元璋从来不知道把握大方向,反而是只知道抓细枝末节的小事情。

    而面对众人的眼神,朱元璋又是红了红脸,但一向倔强的他,此刻却是一反常态的点了点头。

    这也是变相的认了错,毕竟现在看来朱元璋就算是再倔强,也无法证明自己的决断是对的。

    相反,自家老儿子的所有决断,已经经过了时间的考验,并且让百姓的生活富足了起来。

    这就足以证明,朱元璋今日就算是说破天,事实也摆在眼前。

    况且跟自家这个犟种的儿子认个错,小时候又不是没干过,反正是在自己家里,又不会传出去,那就随便一点咯。

    “老头,现在您还觉得开国之初所制定的轻摇薄赋,休养生息,还正确么?”

    “或许在制度之初,您的本意是好的,因为历朝历代的皇帝,特别是开国皇帝都会实施轻摇薄赋,休养生息的国策。”

    “但他们却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土地兼并严重,世家豪强不法乡里,鱼肉百姓。”

    “就像是在这天子脚下,您的目光所及,最低也是四品大臣,能让您记住名字的大臣。”

    “要么是殿中老臣,要么就是年轻有作为,可以成为大明未来的中流砥柱。”

    “但在此之下,只要一府之官吏想要瞒住你,您就是眼睛瞎了,耳朵聋了,看不见,也听不着。”

    “所以纵然百姓有所埋怨,内心之中对您多有抵触,可除了造反,根本没有办法让您听到他们的声音。”

    “就像昔日的凤阳案子,工部右侍郎韩铎联合差役压榨劳力,可您看得见么?”

    “要不是黄冈、高峰率民众举义造反,此事更是惊动了朝廷,您怎么可能知道工部右侍郎韩铎压榨劳役,从中牟取私利?”

    “而这就是因为看不见,可这天下如黄冈、高峰这样的血性汉子,又能有多少?”

    “还不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那您想想,您所制定的国策,究竟是富足了百姓,还是富足了士绅豪强,贪官污吏?”

    朱棡今日也不像刚回来那时,语气甚冲,反而是心平气和的看向朱元璋笑道。

    洪武八年,朱元璋停建明中都。

    对外宣称乃是政治考量,以及不想为百姓加重负担。

    但参与在其中的所有朝臣,来自于凤阳的百姓,也都明白是为什么,但大家都是心照不宣。

    造反。

    而这造反的两个人,一个叫黄冈、一个叫高峰。

    至于逼迫他们造反的人,一个名叫黎宏强,一个名为张道光,但这两个不过是小喽啰,根本算不上什么大鱼。

    真正的幕后指使者,乃是身为工部右侍郎的韩铎,这个人也是元朝进士,也曾在元朝做过官。

    建国初期,朱元璋看中了韩铎的才能,便将其一手提拔,成为了工部右侍郎。

    未来要是没有这件事情,韩铎绝对可以挺进工部尚书,成为朝廷的中枢大臣。

    但很可惜,朱元璋注重韩铎的才能,但却忽视了这个人的贪心,更是深藏不露,手段高明。

    要不是黄冈、高峰揭竿而起,这个贪污头子到最后也不可能落网。

    毕竟韩铎利用自己在官场的地位和影响力,编织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网络,许多官员被迫或主动加入其中,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腐败体系。

    而这一案爆出,更是昭示着许多官员落马,这其中包括了地方官员、身在朝廷的官员,乃至于淮西勋贵、浙东先生、江南文官。

    但是一眼扫过去,除了韩铎这位手握实权的工部右侍郎,几乎再也没有高级官员落马。

    明摆着的一件事,那就是韩铎只是一只替罪羊,但所贪污的数目,却实触目惊心。

    光是修建明中都,克扣劳役们的粮饷,韩铎便是从其中牟利三千贯宝钞,这可都是劳役们的口粮。

    那就是想不造反,也不可能了,因为活不下去,造反也是死,不造反也是死,那还不如反了,说不定还能博一条生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