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原刑部尚书阐述知府选拔原则,中书省改革任重道远

    第221章 原刑部尚书阐述知府选拔原则,中书省改革任重道远 (第2/3页)

    上一刻努力到达的终点,下一秒便成为重新开始的起点。

    眨眼间破碎的,不仅是他们心中的希望,也有着这些贤臣能吏曾经的梦想!”

    朱棡皱着眉头说道:“陛下原本打算明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这可不是单纯的改个名字就完事的。

    首先是要统计各个行省的家底,综合考量后再依据这些,重新建制各个布政使司的职权。

    因此方克勤、郑士元这些人手上的差事尤为重要,只可惜他们没有一人知晓,父皇对今年吏部考校钱粮的重视。”

    在向商暠讲述“空印案”扩大化背后隐情的同时,朱棡脑海中却在为另外一件事情感到头疼。

    经过“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感觉中书省权力过大,严重威胁了中央集权的统治。

    于是他便将中书省机构撤除,同时将地方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

    就这样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三司正式成立,取代了行中书省成为了地方最高的行政机构。

    由于三司分别掌管地方的民政、司法和军务,因此布政使只是地区最高的行政长官。

    他虽然掌握行政权,却没有司法权和军事权。

    根据事先制定的计划,随着中书省被撤销,平章政事和左右丞的官职都被废除了。

    原机构的三把手参知政事,便被顺理成章地改为了布政使。

    也就是说中书省机构被缩编、降编变成了承宣布政司,司长官由原来的三把手参知政事担任。

    然而老朱还是觉得撤掉中书行省之后,地方的权力依然太大了。

    于是他便将布政使的品级,从原来的正二品降为了正三品。

    同时将布政使的权力一分为二,设置了左、右布政使两人,布政司机构也就变成了双主官机构。

    然而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从朝廷中央到地方都出现了大量的职位空缺。

    只是朱棡才意识到,为什么总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没有更好的政策出现前,现在运行的就是最好的。

    正所谓没有绝对好的制度,好与坏只是人的主观判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