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鸿胪寺翻译官的疏忽,害得暹罗差点痛失国名

    第315章  鸿胪寺翻译官的疏忽,害得暹罗差点痛失国名 (第2/3页)

    在这里面有关于,真腊京城吴哥宫中观看烟火的记载。

    这种在新年点放烟火爆竹的习惯,与大明是一样的。

    据记载为制造火药,真腊还从蒙古人那里,进口了硝石和硫黄。”

    朱标似乎想到了什么,他命人将那副《世界舆图》悬挂了出来。

    “尊使不妨在地图上指出,阿瑜陀耶所在的位置。”

    阿瑜陀耶使臣走到《世界舆图》前,指着上面的中南半岛说道:“这里就是暹罗,根据地理上来看,周边国家和地区可以分为九个。

    暹罗的北部有素可泰和兰纳,东部则有澜沧、真腊和占城三国。

    暹罗西部与缅甸和榜葛剌接壤,南部毗邻北大年府和满剌加国。”

    随着阿瑜陀耶使臣在《世界舆图》上面的标注,朱元璋和朱标终于搞定清楚问题出现在了哪里。

    原来鸿胪寺负责翻译的官员,由于不熟悉中南半岛诸国的地理位置,因此导致理解出现了问题。

    他错误地将暹罗的首都阿瑜陀耶当做了国名,以至于朱元璋一时间没有找到,这个藩属国在地图上的位置。

    诸如此类的误会,还有对于对阿拉伯称呼的改变。

    华夏最早称阿拉伯为“条枝”,始见于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大宛列传》。

    当然司马迁得以记载条枝,还要当归功于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

    卫子夫为汉武帝诞下一女的公元前138年,以及卫青娶平阳公主为妻的115年,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

    归国之后,他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诸国的情况,其中就包括了条枝。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中原王朝才知道有阿拉伯这个地方。

    在司马迁以后的汉代史书中,对条枝的记载都差别不大。

    唯一的区别是,这些史书往往把条枝写作“条支”。

    实际上条枝是波斯文 Taji或 Tazik的译音,原为波斯一部族的名称。

    含有“耕种者”和“土地”的意思,或者译为“牧人”。

    在汉朝灭亡之后,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直到隋朝,全都沿用“条枝”一名来称呼阿拉伯。

    到了唐代之后,才改称阿拉伯为“大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