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改革户部弊政只需八个字:财权分离,互相制

    第321章 改革户部弊政只需八个字:财权分离,互相制 (第3/3页)

    据史书记载:窦漪房谋传胶东,略承沛公;方流观津,名留汉卿。

    她的时代上承汉高祖伟业,下启汉武帝雄风,的确可以称得上一代贤后。”

    朱棡闻言纠正道:“其实窦皇后在年少时,就已经头发越来越少。

    最终甚至发展成秃头,她的家人常为此感到不齿。

    每逢七月七日夜,窦皇后的家人们都出门看织女,唯独不许她出门。

    因此窦皇后虽然是平民出身,但确实称不上‘容貌过人’。”

    朱元璋略显尴尬的说道:“咱也是被景濂给骗了,好在他如今受到‘胡惟庸案’牵连,已经被流放到四川茂州了。”

    帝师在明朝是个特别的群体,他们身居高位影响举足轻重,几乎满足了读书人对于事业的所有梦想。

    然而朝夕陪伴在朱元璋周围,近距离接触朝堂争斗,却又是个高危职业。

    不但自己往往难得善终,而且甚至还有可能累及家人。

    虽然宋濂人生辉煌的顶点,是在应天府为朱元璋和大哥朱标讲学的日子。

    然而如履薄冰的帝师生涯,在朱棡看来远远不及宋濂在浦江执教郑义门时,过得那么充实和快乐。

    作为大明的“首席秘书”,宋濂经常跟随在朱元璋身边。

    尽管因此知道很多朝廷机密,但他却守口如瓶从不向外泄露,如同朱元璋的密码箱一般严谨。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朱元璋对宋濂的这种作风非常欣赏。

    他经常当着大臣的面称赞宋濂,“景濂侍奉咱这么多年,未尝说过一句假话,也从不对别人说长论短。

    这不就是上古所说的贤人君子吗?”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贤人君子,却被牵扯进了“胡惟庸案”。

    如果不是朱棡去求马皇后,在其斡旋下改判为流放,宋濂差点就被朱元璋砍了脑袋。

    一想到历史上身披枷锁的宋濂,在长途跋涉和折磨中死在了奉节一带,朱棡就觉得有些惋惜。

    “爹,儿臣为了加强对藩属国的管控,朝廷应该设置同知使一职。

    宋濂之子宋璲和宋慎有大才,可以分别担任琉球的正副同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