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第31章: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第2/3页)

这次有空回去看了一眼。

    他此刻很确信。

    如今的起源城成为了他最大的粮仓,起源城每年所有的产出,最起码满足十五万人的口粮需求。

    而起源城仅有十万人。

    这意味着多余的粮食能储藏起来。

    但凡能风调雨顺的多种两年,那每年的余粮越来越多,积攒的粮食也会越来越多。

    毕竟,运河周边的开垦任务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起源城和丰饶城共有两种农民。

    罗曼称呼前者是自耕农、后者是公民农。

    自耕农承包土地,以家庭或者居住点的规模来承包土地。除了陌生的五成税收外,是最符合当前时代、最能得到认可的制度。

    公民农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没有报酬,但有保底待遇,衣食住行都由罗曼承担,诸多福利是自耕农享受不到的。两者孰好孰坏很难说得清,他们地位统一,都是劳动者。

    就当前来说,大多数底层农夫都想成为自耕农。

    垦荒条件艰难,只能住木棚,每天收集柴火,忍受风吹日晒雨淋,但还是压不住群众的热情——他们还是想把劲用在自家土地上,就算拉屎放尿都不能浪费在别的土地上。

    而且,开荒所需的物资也完全不用担心。

    每月从运河岸边领固定口粮,交给妻子做饭,自己就能哞哞的干活了。

    十字镐和铁锹断了?那就以旧换新。

    缺乏畜力和重犁?处理好前期清理工作,就能申请调用了。

    淋雨生病了、或者得了别的疾病,那就从医院带来一些大蒜素。治得好继续干,治不好埋土里。

    缺乏前期资金也可以向罗曼殿下借贷,购买桌椅板凳、锅碗瓢盆、衣服被褥等生活物资。

    一年才涨五分之一的本金,种个四五年地就还回来了。

    罗曼也乐见其成,因为这真的很节约管理成本。

    只是最开始分配土地的时候有些麻烦。

    比如河流远近、肥沃程度、地形复杂等多种因素,这些细枝末节总能闹出来一大堆鸡毛蒜皮的事情。

    别看是鸡毛蒜皮,但在那帮蠢货眼里也是大于天,就算罗曼殿下当面,他们也敢壮着胆子下跪磕头,求一块靠近河流、土壤肥沃、易于开垦的土地。

    但罗曼从不出面,从不回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