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阳谋 质子

    第三百五十七章 阳谋 质子 (第2/3页)

王召集贤德之士的目的。大王欲建一书院,以这些贤德之士为老师,然后命所有诸侯的嫡长子,全都过来学习。”

    “嫡子无能,无非是教育的问题,既如此,那便把最好的老师全都集中在一起,共同教导他们。”

    “如此一来,便是顽石也能开悟,何况是诸侯的子嗣。”

    “而且,此举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加深大王与诸侯间的关系。”

    “大王居中,诸侯分居四方,短时间内还好。可时间一长,大王与诸侯的后人常年不接触,关系难免变得生疏。”

    “而让他们幼时与王子同在朝歌学习,有这份同窗之情在,还用担心他们日后离心离德吗?”

    敖丙笑着说出了,盛行于后世春秋战国时期的质子制度。

    先定下立嫡立长的制度,之后,再以学习的名义,将诸侯的嫡长子们,全都叫来朝歌。

    这不就是变相的以诸侯嫡长子为质吗?只是名头更好听而已。

    而且,自小就把他们叫来朝歌,由帝辛教导、养育。那他们与谁更亲近,还用说吗?

    此举意在以最小的成本,加强对天下的统治。

    “相国大智,吾远不及也。”

    西伯侯沉默许久,方才佩服的说道。他不佩服都不行,就是尽他所能,至死都想不出这等妙计。

    这就是阳谋,赤裸裸的阳谋,明知是计,诸侯们也不得不跳。

    立嫡立长,召有德之士教导诸侯子嗣,这两件事分开来看,都没有问题,皆是有利于诸侯之举。

    可当他们加在一起,那就不一样了,直接就成了顶级的阳谋,让天下诸侯不得不主动献上自己的继承人,入朝歌为质。

    西伯侯甚至还能想到,为了维护嫡长子的利益,接下来,大商肯定会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嫡长子的制度。

    如,嫡长子死后,父母要为其服丧。亦如,无故废嫡长子,天下可兴兵伐之等等。

    总之,若以嫡长子为质,那肯定是嫡长子的地位越高越好。

    不然,都威胁不到诸侯,还算什么质子。正因为轻易无法舍弃,这才能成为质子。

    “西伯侯乃贤德之人,天下皆知,此次大王召你入朝歌,更是许以三公之位,目的,便是为了让你主持此事。”

    “此事之重要,西伯侯不可能不清楚。如此不难看出,大王对西伯侯寄予了何等厚望。”

    “同时,这也说明先前那些传言,如什么大王此次召你入朝歌,是为了杀了你,或者是囚禁你,皆是无稽之谈。”

    “大王真欲杀你,又岂会对你委以重任?”

    见西伯侯不再说话,敖丙主动谈及帝辛这次召他入朝歌的目的。

    确实是为了囚禁他,乃至杀了他,但对外肯定不能这么说。实话实说,敖丙至今都觉得,大商杀西伯侯的父亲,手法太糙了。

    要知道,那季历可是有功之人,就算要杀,起码也得找个合适的理由不是,哪能无缘无故就将人囚禁,之后更是搞个绝食而亡。

    这不明摆着告诉世人,人就是我杀的吗?

    杀人,也是要讲究策略的,尤其是对付西伯侯这种享誉天下的名人,更是不能随随便便的动手。

    要想办法先坏了他的名声,之后再寻个合情合理的理由,这样才能动手。不然,很容易受到反噬。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敖丙现在,就是这么对付西伯侯的。

    真以为敖丙敖丙交给西伯侯的,是什么好事不成?真要是好事,岂会留给他?

    嗯,也不能这么说,确实是好事,但这是对大商来说,对诸侯就不一定了。

    好端端的,让他们交出继承人入朝歌为质,他们能高兴才怪呢,指不定心里怎么骂人呢。也就是实力不行,否则说不定他们直接就反了。

    无论如何,此事一出,诸侯心中肯定十分不爽。然大商势大,他们不敢得罪,就算不爽,也只能忍着。

    于是,谁主持此事的,谁就倒了大霉,势必会被全天下的诸侯所敌视。

    这才是敖丙让帝辛重用西伯侯的目的,让他来背锅。所有得罪诸侯的事,都让他来干。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将他推到诸侯的对立面。

    而在分封制度下,一个与所有诸侯都敌对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造反成功,另立新朝的。

    甚至于,主导此事后,就算帝辛有意放西伯侯回西岐,他也未必能回得去。

    诸侯们是不会放过他的,等待他的命运,大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