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这个题材能过审?
第299章 这个题材能过审? (第1/3页)
《红高粱》被崔道怡交到了和江弦关系很近的王扶手上。
王扶花了一天时间看完这篇,当她合上最后一页时,内心已被深深的震憾填满。
这部的格局太高了!
它站在一个超越阶级的高度,用一种同情和悲悯的眼光来关注历史进程中的人和人的命运。
“绝对的一篇好文章!”王扶激动的和崔道怡反馈道。
“这种大篇幅魔幻色彩意识流的笔法,除了江弦,国内没有任何一个作家能写出来了。”
王扶先是分享完自己的心中的惊讶,又道:“崔老师,这篇在发表以前,我有个比较顾虑的地方。”
“你说。”
“现在倡导中日友好,江弦这篇里写.剥皮,你说会不会”
众所周知,80年代大环境是倡导中日友好,是两国关系的蜜月期。
为什么友好呢?中国要改革开放,要发展经济,要对抗毛子,寻找盟友,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和经济大国的地位,也要倾销商品。
所以说这种友好是两国都需要的。
但这不代表80年代文艺界关于抗日、抗战的宣传停下来过。
光是陈道明早期参演的电影里,抗战题材就有好几个,1983年的《一个和八个》,1987年的《屠城血证》。
另外还有1982年的《开枪,为他送行》,1986年的《血战台儿庄》.
这还没提全国各地反复播放的“老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
除了《南征北战》,前面两部可都是讲抗日的。
冷知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1982年兴建,并成立课题小组,专门收集资料,研究这段历史。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碑是1985年落成。
那年,他老还亲自视察了南京,去题写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馆名。
有统计数据,在1960年-1982年期间,《人民X报》宣传南屠0次,在1982年-2000年期间,《人民X报》宣传南屠400多次
所以友好归友好,宣传归宣传。
抗日从来都不是敏感的禁忌词汇,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抗日是绝对的屁股正确。
说白了,所谓中日友好也就是各持所需,实际怎么样,大家都心知肚明,只不过不说破罢了。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永远是以获利多少与国家实力强弱来决定的。
两国友好期间,经济的关系确实不错,但根本问题不会解决,日本最擅长的就是前脚说出友好,然后光速变脸。
比如80年积极主张“中日友好”的铃木善幸上任日本首相的第二个月就不顾两国关系干出参拜“厕所”的事情,他的女婿麻生太郎后来上任以后更是对我们屡屡进行挑衅
“抗日题材的不多见,但不是没有。”
崔道怡说,“徐光耀的《小兵张嘎》,刘知侠《铁道游击队》,这都是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红高粱》这部写抗日不会有什么危险。”
在文学领域,写抗日战争的比较少,讲解放战争的比较多,像是《保卫延安》《红日》《红岩》。
但崔道怡完全不认为,抗日会是一个比较危险的题材。
“老谢!”
“江弦!”
“哈哈,又见面了!”
这天,江弦与赶来昆明的谢晋汇合,两人热情的拥抱一下,随后用力把手握在一起。
“我真没想到,你这个作者会亲自来一趟昆明。”
“来这边多看看挺好的。”
江弦轻笑说,“这会正是来这行走的好时候,雨季还没开始,天气又不热,到处都是青山绿水,甭提有多漂亮了。”
“看来你已经对这一块熟悉了。”
“那是相当熟悉,对了,我还没给你介绍。”
江弦指了指身旁的一位中年男同志,“这位是军区作家郭明孝同志,这些天都是他给我作向导,全程陪同我在边地采访。”
“你好。”
谢晋热情的和他握手。
郭明孝激动道:“谢晋导演,早就听闻过您的大名了,这次电影拍摄的事情,文化部那边已经传达下来了,要全军配合,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