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不就几个烂怂土人?

    第317章 不就几个烂怂土人? (第1/3页)

    作为女性,章德宁和王安忆实在是没办法不去喜欢戴凤莲这样一个女性角色。

    或者在《红高粱》这篇里,她们看到了女性对于自身性别的超越。

    虽然还有着一定的狭隘。

    譬如戴凤莲最引以为傲的,还是她6岁就被缠上的一双小脚。

    这也说明,意识形态的觉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同期发出这么多篇文学评论,看来《人民文学》很重视《红高粱》这部啊。”章德宁说。

    1982年第6期的《人民文学》上,当期不仅刊载了《红高粱》的,还有整整三篇《红高粱》的评论文章。

    且,作者都是文学评论界的评论大家。

    像是文学批评家李陀《感觉和创造性想象——关于中篇“红高粱”》:

    “.

    《红高粱》写得美而大气,从语言艺术的角度看更是不同凡响。

    《红高粱》视角下的抗日战争,突破了之前几十年间以八路军、新四军和民兵游击队等为主角的主流抗日战争叙述模式。

    江弦选择了一群不曾被注意的边缘人土匪为的主角。

    他们自发地跟日本鬼子进行殊死搏斗,而他们自己的生活,则是敢爱敢恨,嫉恶如仇,充满着一种《水浒传》以来的民间野性传统。”

    可不就是如李陀所说。

    余占鳌是混不吝的性子,因为喜欢九儿,就杀掉了单家父子,这样一个土匪似得人物,又在日本人来了的时候,扛起枪杆子组织抗日。

    这样的人可不就在我们这片土地上,而且是一直被忽略的视角。

    名声大一点的,譬如山西的那位山大王.

    除了李陀,《人民文学》还刊发了阎纲同志,以及他们《京城文学》主编王濛的文学评论。

    王濛在评论文章当中高度评价了《红高粱》这篇,他说:

    “江弦一开笔就是一场大雾。

    从《红高粱》这部中,我看到了江弦叙事一种令人恐惧的发酵能力。

    阅读过后,我获得某种艺术满足,就像喝了中写到的高粱酒,而且喝得很酣畅。”

    《人民文学》每期不到20万字的篇幅,这一期的三分之二的内容,几乎都是《红高粱》这篇以及对其的探讨和评价。

    章德宁和王安忆作为编辑,自然明白,这样重量级的阵仗,说明《人民文学》内部有多么重视这样一篇《红高粱》。

    而在她们看来,《红高粱》本身的质量,也确实值得《人民文学》不遗余力的为其助势。

    “安忆,你那篇寻根文学作品写的怎么样了?”章德宁想起不久前王安忆也在构思的一篇“寻根”文学作品,跟她打听起来。

    王安忆面色一窘,咕哝着说,“还在写着。”

    此刻她一想起不久前自己对那篇《小鲍庄》的洋洋得意,就觉得脸有些发烫。

    同为“寻根”,同为乡土气息浓厚的题材。

    江弦交出的答卷太过完美,以至于王安忆如今觉得自己所写的每一个字都看起来那么可笑。

    再想到不久之前,她还自信满满的认为自己在寻根文学领域的造诣和领悟,足以追赶上江弦的步伐,能够做他的对手。

    看过《红高粱》以后,王安忆就像被泼了一盆冷水,醒悟过来。

    她哪算得上是江弦的对手?

    对手是那种一会前,一会后,你追我赶的那种。

    她和他是那种,江弦库库往前,她连他影子都追不着,越甩越远。

    这是对手?

    王安忆是真的有点沮丧。

    这会儿但凡是文化界有了解的人,在评判文学创作成绩,恐怕都不会将她这个江弦的同龄人和他放在一起比较,因为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

    真要比一下,只能找个不了解文学的人来做裁判。

    因为王安忆好像就长的显得还比较厉害。

    跟江弦俩人往那一站,冷不丁给人感觉她才是《红高粱》的作者。

    “你也不用太妄自菲薄。”

    章德宁看出王安忆的自闭,开口劝慰:“踏踏实实写伱自己的东西就好,不用受别人的影响,《红高粱》虽然精彩,但那毕竟是江弦写的。”

    章德宁的意思很明显,她很担心王安忆在被《红高粱》震撼到以后,放弃自己原有的风格,转而追求酷似江弦的文字和句子。

    在她看来,江弦那种惊世而出的叙述方式,是不可模仿也没办法模仿的。

    如果王安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