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今天有三十九个小时

    第353章 今天有三十九个小时 (第2/3页)

和你说好。”

    李景峰开口道:“这回这个万册6%,是因为面向南斯拉夫出版,所以给你开这么一回特例,我们可不保证,以后还会给你这个标准。”

    “这一回就这一回。”江弦非常爽快。

    万事开头难,有了这一回,还怕以后没的谈?

    过了几天,李景峰告诉江弦社里讨论通过了,让他上人文社去签了合同。

    江弦便骑着车子往朝阳166号去,这一趟去的那真是风风光光。

    进了人文社,编辑们看着他的时候,眼神那叫一个怪异。

    就好像在看他做一件多么惊世骇俗的事儿似得。

    “老太太。”

    江弦亲昵的和韦君宜打声招呼。

    韦君宜看他一眼,“江弦,你来了啊,哎呦,这几天景峰为了你这事儿在社里差点儿把嘴皮子说破。”

    “回头我请景峰去我家吃饺子去。”

    “行了,把合同签了吧。”

    条件都谈好了,江弦爽利的签下合同,和韦君宜告辞,出门撞上李景峰。

    “景峰,我刚准备找你去。”

    “这个方向,我看你是准备去顺我们稿纸吧。”李景峰没好气的来了一句。

    “别这么说嘛,我是你们人文社的作者,拿几沓人文社的稿纸怎么了?”江弦正义凌然。

    侃了几句,李景峰问:

    “听说你要去趟美国?”

    “嗯,我和茹志鹃同志都收到了聂华苓同志的邀请。”

    “那祝你一路顺利。”李景峰笑道。

    “回来的时候给你带礼物,这次稿费的事儿麻烦你了。”江弦说。

    李景峰心中一暖,“没事儿,还带啥礼物,客气啥啊。”

    “不客气不行啊。”

    江弦说,“我不好好感谢感谢你,下次可不好意思再找你涨稿费了。”

    “丫的。”

    李景峰愤愤骂了一句。

    没过两天,江弦又被王扶林请了过去。

    原因很简单呐。

    《红楼梦》要开始制作了,他这个《红楼梦》的顾问不得出出力?

    《红楼梦》的筹备过程大概如下:

    1979年,王扶林去BBC电视台参观,看到别人把莎士比亚、莫里哀的作品改编成了电视剧在全国发行,销路很可观,他就萌生了改编四大名著的想法。

    王扶林一琢磨,四大名著里《红楼梦》肯定省钱啊,就拍《红楼梦》。

    结果一立项,傻眼了,《红楼梦》文学性太深,不仅人物庞杂,而且每个配角各有性格。

    于是闭关研究一年,这才终于准备开机,开始写剧本、海选演员。

    今年2月份,筹备组正式成立,核心成员一共仨人,导演王扶林,编剧周岭,副导演潘欣欣,潘欣欣主要负责选角。

    王扶林给他们仨起了个威武霸气的名字:

    “红办”!

    江弦既然挂了名,就得给人家负责,一早来到华侨大厦。

    这边儿看着就比较高大上,是京城这会儿为数不多的高档建筑里其中一座,进进出出的都是港澳同胞、海外华侨,衣着光鲜,带着一丝优雅和矜持的优越感。

    江弦上到7楼714,门上挂有“《红楼梦》筹备小组办公室”的牌子,这儿就是“红办”办公室了。

    推门进去,里面除了王扶林,额外还有几人,王扶林给江弦介绍是“红学”学会成员。

    其中一人引起了江弦注意。

    他本是操着几分过来看陈晓旭的心思,却没想到意外撞着了这位。

    “俺叫凌解放。”

    一个个子不高,长相敦实的中年男人,笑呵呵和江弦握手。

    “解放同志是研究‘红学’的一把好手。”

    王扶林说,“去年上海有个‘红学’年会,解放同志是最年轻的‘红学’代表。”

    “哦。”

    江弦点点头,“解放同志今年贵庚?”

    “三十八。”凌解放操着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

    这还是最年轻的?

    江弦暗自吐槽,但心底对这个凌解放还是很有兴趣的。

    凌解放这个名字名声不显,但他的笔名却是威名赫赫——

    二月河!

    代表作《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

    他以历史成名,不过在以历史成名之前,他更多的活跃在“红学”的研究上。

    “今天请诸位过来,主要是讨论剧本。”王扶林开口道。

    “关于剧本,我有个想法,我想把《红楼梦》前几部分去掉,直接从黛玉进贾府拍起”

    “万万不可!”

    凌解放着急道:“王导,前面可是《红楼梦》整部书的灵魂,你把前面去掉,这、这、这怎么行呢?”

    “不行么?”

    王扶林迟疑的看向江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