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强势和弱势

    350 强势和弱势 (第1/3页)

    在罗夏看来,三个主要国家的生产能力已经摸到了临界点,是时候用战争把家底都拉出来了。

    以糖为例,虽然整个大陆都把糖视作昂贵的珍品,尤其是在茶馆加点糖就能把树根煮水卖上天价。

    但是,这玩意其实一点都不缺。罗夏自参和饮料厂的事情以来,伊斯塔尼从海外种植园输入大陆的糖就源源不断,只不过从原料商到销售端都有一个默契——不降价,尤其是不降身价。

    当“芳达”横空出世,拜恩人都惊呆了,自己怎么能用淡啤酒的价钱买到这么甜的饮料,他们开始思考,茶馆里死贵死贵的小甜水有多暴利?

    本质上,无论是理论还是生产能力,三大国都是有储备的,不过由于各个组织的垄断、交通运输还不够发达等,物质生产处在一個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状态。

    当帝都、瓦卢瓦纳和维尔茨堡等地方已经有成熟的市民社会,当伊斯塔尼的贫民窟塞满了外来务工的人、工厂一刻不停歇的时候,罗夏出生地等农村还过着和前世中世纪差不多的苦哈哈日子。

    当那些务农的人抬头望见飞艇,根本无法相信它们是人工的造物,也无法想象里面居然还有人居高临下,瞧这些田野上的农夫如同蚂蚁。

    正是这种不平衡,给了拜恩的手工业虚假繁荣,盘根错节的行会在杜玛河同盟的境内分肥,而来自南方瓦卢瓦的商品有关税壁垒体现不出价格优势;至于北方的同行们,他们的大客户实际上是帝国当局。

    再举例的话,采矿与冶金协会的产品不被北方用价格战打垮,纯粹是因为帝国的军需吃进了过多的钢铁产能,漏出来的一点投入民用市场,让拜恩的冶金协会还以为人家的产能不足以把市场扩张到南方。

    所以在瓦卢瓦纳沿河而建的都应该叫工厂,而拜恩,在罗夏到来之前,都是用师徒、家庭组织起来的小工坊。

    现在他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代代吃得很肥硕的手工匠人们。让他尤其不满的就是锻造行会,由于他们吃不下所有订单,还要把钢锭拉到别的地方加工成卷材,徒增罗夏的成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