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从此、正教振兴有望!(二合一)

    第33章 从此、正教振兴有望!(二合一) (第2/3页)

    以至于恼羞成怒的撒拉逊人,确切说是突厥人,在塔博尔山的北面,集结了上千人的士兵,就为了拿下此地。

    本笃会修士米什卡,看着山脚下那些正在集结的小黑点,心知肚明他们这座修道院快要坚持不住了。

    双方之间的数量差距,确实太大了。

    “全能的天主,至尊的创造者。”

    “在这耶稣基督显露圣荣的圣地,我恳求您垂怜。”

    “主啊,您曾在这山上显现,向您的信徒传递希望与光明。如今,我在此向您呼求,求您重申您的圣约。”

    “因父及子圣神之名。”

    “阿门。”

    米什卡向天父发出了呼求,然而他亦心知肚明,现如今的王国中,已经没有军队能够替他们解围了。

    死亡的影子,已经向他们扑来。

    在这摇摇晃晃之际,他身旁的另外一名修士,给出了一个建议:

    “我听说那些异教徒,应该是不会杀改信之人的。”

    “米什卡,要不然我们假意改信,它日悔过?”

    ……

    与当初雷纳德的军队一样,盖里斯他们的部队,同样面临着一个困境,也就是约旦河谷同周围土地的高低落差。

    这些层起彼伏的多样地形,替行军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但好处在于这样的地形,也掩护了大部队行军。

    在艰难走完一段上坡,塔博尔山南方约7公里的位置后,盖里斯便意识到了塔博尔山的地形优越性。

    同巴利安他们简单交流后,军队的指挥权由巴利安接过。

    盖里斯则带着几名帕拉丁,打算前往周边的村庄探听一下情况。

    翻过一道山梁,盖里斯与身后的几名帕拉丁随从,便见到农田与村庄。

    由于盖里斯几人数量较少,且在接近村庄之前,便都下马的了的缘故。

    村里的村民们虽然都很警戒,但至少没表露出清晰的敌意。

    在尝试用撒拉逊语交流后,盖里斯惊奇的发现这些当地人,说的居然是希腊语,而且全都是基督徒。

    盖里斯二话不说当着这些农民的面,将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在一起,自上而下、从右至左画起了十字。

    拇指、食指和中指象征圣父、圣子和圣灵,盖里斯画十字的方法也是典型的东正教的方式。

    画完之后,还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金属十字架,轻吻了一下,道了一声“阿门”。

    以此向这些东正教村民们,展露自己的宗教信仰。

    “弟兄们啊,我们是来此圣山的虔诚朝圣者,请问你们能否给予我等这些饥渴的旅人一口吃的呢?”

    如此说着,盖里斯主动向前走上几步,握住那个看起来地位最高的老者之手,将自己的金属十字架塞了过去。

    无论是村民们也好,又或者盖里斯身后的那几名帕拉丁,一时间都没能反应过来。

    实在是盖里斯这个自来熟的本事,太过高效了些。

    该与人和气的时候,盖里斯那是真一点架子都没,三言两语就能融入进人民群众中去。

    便是亚历山德罗斯·阿尔普·卡里斯,这位曾经的希腊人突厥人混血奴隶,都不由得扯了一下嘴角。

    时至今日,每当他回想起与盖里斯初见时的景象,内心中依旧悸动不已。那是一根蜡烛亲自点亮了自己,在盖里斯的身后,犹如细线的小镇,接连亮起灯火。

    长夜漫漫,野兽横行,盖里斯将迎风执炬,逆潮而上。

    这人如港湾一般,吸引着大海上航行的船只,便是他亚历山德罗斯,也会去找寻能够安家的所在。

    然后呢,盖里斯很多时候,表现的其实都不那么符合他【先知】的身份,反倒是与老农们亲密无间。

    至于这些希腊人农民,虽然怀疑眼前的这些异乡人是不是异端,但仔细看过那个十字架后,便没什么怀疑的了。

    那是标准的东正十字,精美且华丽。

    当然,这些希腊人农民所不晓得的一点在于,盖里身上其实是带了好几份规格不同的十字架。

    务求见到任何基督徒的时候,都能融入其中。

    “兄弟,非常感谢你们的关顾!”如此说着,这位老者也自顾自画了一个十字,道了声“阿门”。

    在盖里斯几人又向其他人送出一点小礼品后,他们从村民那里了解到这个村庄的来历。

    耶路撒冷王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

    这个多民族、多宗教,并不说除了法兰克人就是撒拉逊人。

    事实上这片土地,越往北方走,信仰东正教的基督徒,就会愈发变多,甚至于还有一些本土犹太人,以及撒玛利亚人。

    这些东正教徒中,又有相当多都是希腊人。

    正是这些希腊人与撒拉逊人之间杂居,方才诞生了大量如亚历山德罗斯这样的混血儿。

    不过,虽然这些人信东正教也是基督徒,但就社会地位而言,依旧是明确清晰的二等公民,是社会中的边缘群体。

    盖里斯所来到的这个村庄,在阿拉伯大征服时代之前,便已经存在,然后残留至今。

    虽然盖里斯觉得对方有些吹牛,但暂且这么认同也无所谓。

    在提及当下耶路撒冷王国的战争时,这些希腊人老农,则表现出了幸灾乐祸的意味。

    原先塔博尔山上是有东正教教堂的、而法兰克人一来,塔博尔山上的教堂,就改姓为天主了。

    而他们这个东正教村庄,还要去给山上的那个修道院去交租!

    属实欺人太甚。

    不过他们也有担忧:“谁知道那些突厥人土匪,会干出什么样的畜生事呢?”

    如今,黎凡特地区,再也没有一个真正信奉东正教的国家。

    昔日统治过东地中海沿岸的东帝国,已经日暮西山了,他们这些人是被遗弃在外的人。

    【我们把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因为掳掠我们的要求我们在那里面唱歌;强逼我们的要我们欢唱,说:“给我们唱一首锡安歌!”】

    【“我们怎能唱耶和华的歌,在外邦的地上?“】

    【“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

    ——《诗篇》137:1-6

    与被虏掠因而离开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相比,他们这些希腊人,从未离开过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