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单于的苦恼

    第一百一十五章 、单于的苦恼 (第2/3页)

粹是大虞外戚的政治寿命太短。

    尤其是在皇帝身体不好的情况下,如果兄终弟及,舞阳侯还能再过一次外戚瘾。

    倘若天元帝从宗室中过继子嗣,太后变成了太皇太后,中间还夹着一个皇太后。

    为了新皇的权威,也不会让太皇太后临朝听政。

    进入辅政大臣时代,那就只剩下一个响亮名头。

    识趣的话,赶紧退下来,慢一步全身而退都难。

    这是太祖皇帝的锅,为了限制外戚做大,规定秀女必须出自民间。

    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即便是皇帝想要扶持外戚,也很难扶持起来。

    事实上,勋贵集团的衰落,同样是太祖皇帝干的好事。

    不光制定了严格的爵位继承制度,还打破了勋贵镇守边疆的传统。

    更狠的是捣鼓出了“禁武臣预民事”和“以文统武”两大措施。

    看着有威胁的政治力量,全部被限制了一个遍。

    以至于文官集团崛起之后,皇帝缺乏和他们打擂台的力量,只能扶持宦官冲锋陷阵。

    此时推动三家结盟,搞不好还有太后的意思。

    在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总得给母族留下一条后路。

    如果猜测正确的话,接下来三家还会继续联姻,以增强捆绑力度。

    双方也算各取所需。

    勋贵需要外戚的政治影响力,以保障在朝堂上的话语权。

    外戚需要勋贵的武力支持,让空架子看起来充满力量。

    三家结成联盟,未来就算遭遇变局,手中也有牌可打。

    换个历史时期,这种组合都是皇帝的眼中钉,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皇权更替。    极端情况下,玩玩废立君主,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大虞的国情不一样,最强的军事力量在九边将门手中。

    勋贵身上枷锁太多,看似在军中影响力不小,却没能将触手伸向九边。

    属于手中有武力,武力值又不够强的那种。

    单独一家勋贵在军中的影响力,都只是集中在某片区域,根本没法辐射到全国。

    抱团的勋贵才算一股政治力量,单独一家拿出来,都只有被文官欺负的份儿。

    自大虞开国到现在,出现过文官权倾朝野,也出现过宦官权倾朝野,就是没见勋贵外戚表演过。

    站在皇帝的立场上,如果战事进展顺利,过继宗室子弟继承大统。

    辅政大臣光宦官和内阁不够稳定,这就是现成的第三方力量,可以在朝堂上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倘若战场局势不利,没有拥立幼主的条件,这个组合就是保障福王顺利上位的关键。

    离开了舞阳侯府,李牧的脑袋瓜子还是嗡嗡的。

    刚才对话的讯息量太大,他需要好好消化一下。

    按理来说,这种涉及三大家族的大事,自有长辈们负责操心。

    偏偏运气不好,让他这个没有决策权的小辈,在不经意的对话中给推测了出来。

    知道的越多,烦恼越多。

    想要找人倾诉都不行,政治结盟需要权衡的利弊太多,不可能一言而决。

    眼下顶多是有了一丝迹象,三家搞不好都没有正式接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