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造舰
第一百三十四章、造舰 (第2/3页)
水师,自然要从其他水师中抽调人手。
你大可放心,这些人在各地水师中,都不怎么受待见。
签发了这份调令,大家都会感谢你,没人过来闹的。
水师的粮饷问题,又不需要你出钱,犯不着在这里纠结。
本官已经和知府衙门、巡抚衙门沟通过了,他们会承担一半的开销。
朝廷的拨款,大概能解决四分之一,剩下的缺额本将自会想法子筹集。
朝廷会不会批准,无需你来操心,有人负责去解决。
南京兵部现在要做的,就是签发调令,尽快把重组水师需要的人给配齐了。
顺便再给各地的船厂下达造舰命令,具体军舰数量、规格参数,本将会派人和他们具体沟通。
造舰所需的费用,也由重建扬州水师的费用中出,无需兵部诸位同僚受累。”
李牧面不改色的忽悠道。
信息不对等,是他最大的优势。
两淮盐场的幕后主人,全是他拉起来的虎皮。
事实上,在重建水师的问题上,也就李牧自己积极。
盐场的安全,有陆军守护就够用了,犯不着花大力气重组扬州水师。
可这些事情,刘启铭不清楚。
在他看来,李牧表现出的有恃无恐,全是幕后大佬给的底气。
看军费就知道,如果不是有人打了招呼,地方衙门就不可能爽快给钱。
搞不好南京兵部这边也打好了招呼,只因为上面的人被抓,导致事情耽搁了下来。
没有通知到他,大概率是之前被边缘化。
单独对上李牧,刘启铭还敢制造点儿麻烦,让他知道什么是“现管”的力量。
毕竟,文武有别。
武将想把手伸进文官阵营,对他进行打击报复,成本是非常高的。
些许小事,不值得后面的公侯府,花大代价出手。
可若是牵扯到两淮盐业的幕后之人,刘启铭就不敢有这念头。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从已知的讯息分析,还是可以确定文官大佬中有人分了一杯羹。
吃过一次得罪人,被同僚排挤的苦,他不想再经历第二次。
一番脑补之后,刘启铭彻底没了脾气。
哪怕李牧要绕开南京兵部,直接和船厂进行对接,他也懒得过问。
“李参将,能办的本官都给办了。
后续问题,你就自己去忙活吧!”
盖上兵部大印,留下公文备份后,刘启铭当场端茶送客。
没法子结交,看到李牧风轻云淡的样子,他就是一肚子的火气。 衙门中的同僚也不给力,全程都在看热闹,连帮忙说话的都没有。
下面的吏员表现更不堪,见到李牧的时候,比见到他还要热情。
理论上他在代行尚书职权,在衙门中妥妥的老大。
可在兵部众人眼中,他还是那个没有存在感的员外郎。
现在的权力,全都是虚的。
等朝廷任命的尚书、侍郎们到位,马上又会被打回原形。
除了对地方上的武将摆摆架子外,他在衙门中的地位,并没有实质性提高。
“今天的事,幸苦刘大人了。
后面的事,本将尽量不麻烦刘大人。”
李牧笑呵呵的说道。
在他看来,眼前这位刘大人,非常有意思。
既想要往上爬,又不想担风险。
凭刚才从公文中挑毛病的速度来看,这位在衙门中,绝对是合格的牛马。
事情没少干,黑锅没少背,好处没有他的份儿。
祸兮福兮。
真要是融入了兵部的小团体,跟着一起瓜分好处,此刻他也没机会坐在这里。
……
从兵部中出来,李牧没有停留直奔龙江船厂。
这座古老的船厂,历史可以追溯到前朝,距今足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巅峰时期,曾是大虞朝规模最大的造船厂。
随着朝廷财政的枯竭,对水师的投入日渐减少,这座古老的船厂也跟着衰落下来。
规模上早就被民间的船厂超越,但技术底蕴依旧处于当代第一梯队。
说是造船厂,实际上是一个复合兵工厂。
不光可以建造军舰,还能够铸造火炮、震天雷、石炮弹等多种武器。
“参将大人,您画的这是西洋战舰啊!”
严景澄皱着眉头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