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财政困局

    第二百一十五章、财政困局 (第3/3页)

察院是要干活的,平常时间监察同僚,那太过得罪人了。

    相比之下,还是落井下石,操作起来更有性价比。

    “陛下,战场上局势变化莫测,我等远在千里之外很难做出准确判断。

    不妨让朱阁老上奏,详细陈述战败的经过,再决定是否追责。

    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派出援兵。

    长沙已经丢了,叛军下一个目标多半是武昌,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力保武昌不失!”

    首辅吕寿同开口提议道。

    朱景逸刚入阁,马上就进行问罪,内阁就成了一个笑话。

    百官们为了入阁努力奋斗终生,可不是为了充当笑话的。

    无论是为了朝中的稳定,还是为了内阁的面子,此时他都要拉朱景逸一把。

    就算要进行问罪,也必须拖上几个月,等风头过了再说。

    在这期间,朱景逸如果能够自救,同样有机会咸鱼翻身。

    这是阁臣应有的待遇。

    “成国公,现在有哪些部队可以调动?”

    永宁帝开口询问道。

    大虞朝采取的多重管理制度,避免了一家独大,同样也不可避免的牺牲了效率。

    相比兵部的文官时常调动,都督府人员结构就要稳定的多,基本上一干就可以到退休。

    论起对全国军队的了解,还是勋贵们更甚一筹。

    “陛下,如果要增援湖广的话,臣建议从四川、河南、山东、陕西等地调兵。

    南直隶、浙江距离叛军太近了,不适合轻易调动,甚至要勒令两省加强军备以防不测。

    如果朝廷财政允许的话,京营可以再扩编六镇,以应对接下来的各种意外。”

    景国良当即回答道。

    大虞的问题不是没有兵,而是朝廷没钱。

    如果帝国能够钱粮管够,一百万大军都可以轻松拉起来。

    “你们不要看着我,现在到处都要钱,朝廷每年的收入一共就那么多。

    支出比收入都高,财政亏空的厉害,我可变不出钱来。”

    庞承杰没好气的说道。

    户部尚书不好当,最近两年时间,朝廷已经连续撤换了三名户部尚书。

    从万鹤年到上官宇,再到现在的庞承杰,无论谁上去都没能解决朝廷入不敷出的困局。

    不同于其他官员,户部尚书的位置只要坐了上去,就没有不想换岗位的。

    位高权重是不假,但伴随的麻烦事情也多。

    每次朝廷缺钱,百官就将目光投向户部。

    可户部尚书也是人,没法凭空变出钱粮来。

    裁撤厂卫的后遗症,逐渐开始暴露出来。

    没有那帮宦官在地方上搞钱,朝廷的财政收入进一步下降。

    不光矿税收不起来,就连天元帝时期好不容易改革的盐税,现在也急剧下降。

    借口都是现成的——战争影响。

    真实原因非常简单,缺乏监督之后,曾经推动改革的屠龙者成了新的恶龙。

    盐场换了主人,盐商业换了人,新利益集团情不自禁的扩大自家收益。

    不过现在正处于试探阶段,如果皇帝不采取强制措施,盐税还是有可能重新跌回去。

    这些问题,百官们都知道,却没人敢提醒永宁帝。

    “内阁想办法,无论如何都要把军费筹集出来。

    朕不管你们有多难,反正武昌必须要保住!”

    永宁帝果断选择了转移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