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王师怎可偏安一隅!

    第158章 王师怎可偏安一隅! (第3/3页)

税和粮食,只为了补足前线战争所需。】

    【原本身处战乱的两地百姓,终于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在人口大幅度下滑的趋势终止了。】

    【晟武九年十一月,在应天府的百官劝说楚世昭可以班师回朝,出征多年,已然取得不斐的战果,而今可以休养一时,等待更大的时机出现,再行兵伐之道。】

    【晟武九年十二月,楚世昭面对群臣的劝谏,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在故都,朕有一个朋友还在等着我。”】

    【“朕已年过三十,山河未复,故友未葬,上有祖宗不可瞑目,下有水生火热的百姓,又怎么能轻言渡江还都。”】

    【“来年复来年,又有谁能知道下个来年,朕还能不能打到这里。”】

    【楚世昭深知当战局取得一定优势的情况下,扩大优势远比保持优势更有取得胜势的道理,而这一场仗,他又有不得不打的理由。】

    【此正是男人之间的情谊。】

    【君以国士之礼报我,我自当效仿古贤,不负君臣之情。】

    【杨方的尸骨依旧在长安不得安生,楚世昭绝不能让天下之士寒心,更别提杨方是为了大周王朝,为了他楚世昭而战死在了长安。】

    【晟武十年一月,楚世昭开始操练骑兵部队,再度以杨延朝为首的骑兵首领进行打磨军队。】

    【晟武十年二月,楚世昭打造精良的装备和全套的武器,围绕着骑兵打算组建一支名为背嵬军的精锐重骑。】

    【晟武十年三月,王守义在川蜀之地守住了蒙元朝廷的多次攻打,但是已然年长的王守义同样失去了再进一步的心思,他的策略以稳守为主,将许多地方的控制权全部放任给了蒙古人。】

    【蒙古人来攻,是绝不好攻的,但是王守义想打出去,同样不可能。】

    【晟武十年四月,楚世昭居住于北平之地,不过长年累月的出征,导致他精力疲惫,染上了风寒,这让全军上下的将士都颇为惊惧。】

    【晟武十年五月,高句丽认为中原王朝内乱频频,正是他们偷袭抢夺土地的时机,然而蓝殊在楚世昭的布置下早有防备,在高句丽的突袭之下,蓝殊大破高句丽的忽然袭击,将高句丽派遣出来的万人先锋军尽数留下,在这些人被全部杀死后,蓝殊亲自铸造了京观,将那些人的人头垒了起来。】

    【此战之后,高句丽亦不敢贸然攻击,而蓝殊更是成了高句丽将领所畏惧的杀神。】

    【晟武十年六月,在楚世昭的示意下,大景王朝开始修筑大运河,以此加快南北之间的流通、支援和交通。】

    【晟武十年七月,蒙古王庭不甘示弱,和高句丽签订了同盟关系,两国开始正式结盟以此来对抗大景王朝。】

    【晟武十年八月,蒙古王庭开始调度军队,猛攻楚世昭所在的方向,他们和高句丽人约定好了一起进军的时间。】

    【然而高句丽人没有遵守先前约定好的时间,等到了蒙古王庭率先发起攻势,进入互相消耗力量的时机后,才缓缓出兵。】

    【蒙古王庭震怒不已,询问高句丽人明明是八月十六号一起出兵,为什么迟迟不见他们的军队。】

    【高句丽人却回答道,他们十六号的确出兵了,当时的他们正在整顿军队,已经是在出发的路上。】

    【只是两地路途遥远,一时半会下,他们不能第一时间发动攻势。】

    【晟武十年九月,韩顾击退了蒙古人的进攻,这让高句丽人很快就驻兵停下了攻势。】

    【蒙古人意识到了高句丽人想要坐收渔翁之利,只想看他们和大景王朝之间的血战,等到双方打得差不多了,再抢夺本该属于蒙古王庭或者属于大景王朝的战利品。】

    【这让蒙古的可汗非常愤怒,那位名为铁木真的君主决定放弃攻打大景王朝,转而利用草原的地形,发起了对高句丽的突袭战争。】

    【晟武十年十月,高句丽和蒙古的同盟关系破裂,而面对蒙古人的进攻压力,高句丽本着唇亡齿寒的道理,向大景王朝申请同盟关系,共抗蒙古,高句丽的使者希望楚世昭能以大局为主,却被楚世昭断然拒绝。】

    王师怎可偏安一隅!

    和你高句丽同盟,到时候怎么打下你高句丽偷偷拿走的辽东之地。

    你不会以为老子会不打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