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群起攻之

    第二十八章 群起攻之 (第1/3页)

    2000年之后,电影主创到北电交流,特别是大导演、大明星映后交流,都是学生递条子提问。在台上主持的老师可以筛选问题,让主创不至于太尴尬。

    这个时代的北电映后交流,就完全没有限制,学生都是站起来就说,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直接,甚至有导演被骂得太惨,交流结束后放声大哭。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站起来,毫不客气地道:“管浒师兄,之前听陈老师说,你非常有才华,未来很可能成为张艺某、陈楷歌那样的大导演,但看完你的《目中无人》,我非常失望,我没有看到艺术家的追求,只看到了功利!”

    这个男生刚坐下,一个女生又站了起来:“这部电影只有低等的感官刺激,没有思想,也没有艺术性,这部电影匠气十足,只能满足了部分观众的低端要求。看完以后能有什么思索呢?没有!什么也不会有!”

    管浒彻底懵了,你们刚才明明看得很开心,怎么现在全在骂啊!

    他赶忙辩解道:“我不同意这部电影没有艺术追求,我们这部电影采用手持摄影,大量运用运动镜头,从而增强电影的临场感,这是之前的功夫片没有的,我觉得这就是艺术上的创新,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尝试。”

    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在场师生的认可。

    “管浒师兄,我对你的这个回答很不满意,艺术家应该是纯粹的,而你和《目中无人》就一点不纯粹!你在电影中确实尝试了一些新东西,但无法改变本质,《目中无人》就是一部追求感官刺激的低俗电影。”

    “管浒师兄,你的想法是错的……”

    方致远不屑地笑了笑,他早知道会变成这样。

    在这些艺术原教旨主义眼中,商业就是罪恶。

    不要说《目中无人》这样的功夫片,就是《霸王别姬》和《活着》,刚刚出来的时候,都挨了不少骂。因为这两部电影都是情节剧,是老老实实讲故事的类型。

    老老实实讲故事,在他们看来就是对艺术的背叛。

    《活着》拍完后,张艺某在北电搞了一场内部放映。放映的时候反响很好,张艺某还挺开心。没想到放映结束,根本没人说好的。甚至有人打电话给编剧王斌,直接说,《活着》是一部垃圾片,拍得什么呀,竟然这么糟糕!

    韩国电影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香江电影的倾销地,但在90年代后期迅速崛起,一跃成为电影强国。原因很复杂,有政府扶持,有审查被废除等等,其中有一个原因特别重要,就是以好莱坞为师,用好莱坞类型片手法讲韩国故事。

    从2004年开始,国内院线开始爆发性增长,各路热钱疯狂往电影圈里涌。到了2015年左右,影视明星和导演,组一个空壳公司,就能从资本市场轻松圈几个亿,但国产电影的质量一直被观众诟病,能好好讲故事的导演屈指可数。

    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源就是,电影培养机制出了问题。

    作为国内唯一的电影学院,北电从1979年白景晟发表《丢掉戏剧的拐杖》开始,就一直反对戏剧性,反对好好讲故事,学习新浪潮,新现实主义,以欧洲艺术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