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宗门(二)

    2 宗门(二) (第1/3页)

    越辞说到做到,长溪镇不算小,更有东西两条商街,吃喝玩乐一应俱全。

    薛应挽久不下山,对什么都感到惊奇,比如各式各样的手工玩具,皮影戏,杂技表演。

    遇上街上会喷火的技人,也要夸赞一句:“金丹之后才能掌控所属灵根之法,这镇上竟也有道行修行不低之人。”

    越辞顺手为薛应挽买了两串糖葫芦,见他一路惊叹,像个充满好奇心的孩童,不住发笑:“这不是术法,是一种技艺,他们只是寻常人,要靠高浓度的酒,多年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啊,原是这般,”薛应挽有些不好意思,“你别笑话我,我上一次来,才十多岁,是一百多年前了,又赶得急,什么都没来得及看……”

    “那就往后多和我一起下山,我带你慢慢看。”

    记得长老讲过,只有十分亲近之人才会日日一道出行,如今越辞邀他一道游玩,是将他当作了交心好友。

    正思考着如何回复,一道清脆女声遥遥响起:“越小哥!这儿呢!”

    越辞显然与她熟识,薛应挽甚至还未反应过来,口中才咬下一颗糖葫芦,便被一路带着往前头十丈外的一间小铺子去。

    这是间售卖布料的店铺,一身着杏色水衫,约莫及笄年岁的女子正立于店门前,朝他招手呼唤。

    女子名叫小昭,见越辞前来,眉眼弯弯,问道:“越小哥,前几日托你办的事如何了?”

    薛应挽安静看着越辞从怀中掏出一块被绢丝包好的玉簪,交付到小昭手中。

    二人交谈几句,小昭喜笑颜开从屋中翻找带回只小香囊,几纹银钱,“我还要替母亲看店,还要劳烦你再跑一趟,替我谢谢那位书生了。”

    从越辞口中才得知,是一位书生与小昭相互看对了眼,在托他你来我往的互赠信物。

    绕过两条街道,将小昭托付之事办好,又熟门熟路到后街帮助摔了脚的阿婆给自家的小鸡喂食,撒扫鸡圈,除草。

    最后带着包子铺买的包子,去镇尾邻郊一间老旧木屋前,递给一位有些痴傻,衣衫褴褛而邋遢的白须老人。

    越辞奔忙在他口中所说各种任务,却时刻要带着薛应挽,有时一磨蹭,花费的时间便多了起来。

    薛应挽说:“没关系,你去忙吧,我自己走一走。”

    越辞问他:“能行吗?”

    薛应挽抱着越辞方才给自己买的一只小糖人,点点头:“我不是小孩子,不用担心。”

    越辞替他捋开一点散乱发丝至耳后:“别走太远,我一会来找你。”

    街道走得多了,便喜欢往无人处去,沿着隐蔽崎岖处绕,步入一道不见光亮的小巷。

    巷中十分安静,似乎隔绝了街道外声音,阴森森凉飕飕地,还散发着一股垃圾泔水的酸臭味,鞋底也不知踩到什么粘脚之物,黏腻腻地恶心。

    正想放弃,原路返回时,竟听到不远处有细微呻吟之声响起。

    他停下脚步,顺着声音而去。

    借着微弱光亮,窥见墙角处一团蜷缩的人影。

    仔细一看,才发觉此人披头散发,双腿被从腿根处齐齐断裂,只靠着一双手艰难撑在地面。

    伤口处没有得到过清理,早已溃烂生疮,隐约见骨,还有不少雪白蛆虫从血肉中进进出出,可想而知对人是多大折磨。

    薛应挽忍住胃中反呕之意,想问问他有没有需要帮忙之处,可对上视线,却发现此人目中无神,瞳孔浑浊,竟是遭受巨大术法冲击,无法回神之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