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章 两贯钱

    第020章 两贯钱 (第3/3页)

,两贯钱实在是太少了。

    也亏得现在已经往春天过了,不需要额外支付采暖的费用,按照苏泽的计算,两贯钱用来吃饭,精打细算也就够过两个月,

    除此之外,如果自己还要参加下个月的礼部试,还需要额外存上一笔润帖费。

    所谓润帖费,就是为了报考礼部试而缴纳的考试费。

    唐代科举最便宜,只需要自己准备纸和文具就可以了。

    不过也因此唐代科举舞弊严重,有史学家认为,唐代科举依然是世家门阀的玩具,和普通读书人是没什么关系的。

    宋代开始,门阀退朝,开始迈入庶民时代,科举作为踏入官场的重要通道,严肃性进一步提高。

    为了防范科举舞弊,从宋太祖开始,一直到宋真宗时期,都对科举反作弊进行了升级。

    首先是宋太祖扩大考生人数,并亲自主持殿试,开创了进士是“天子门生”的传统,这是吸取了唐代牛李党争,权臣利用主考官的身份网罗门生故吏的教训。

    宋太宗又推行锁院制度,在考前,把主考官锁到贡院,直到考试后在放出,从而避免有权有势的官宦人家贿赂主考官。

    宋真宗又对判卷进行了升级,首先是“糊名”,就是将试卷的考生信息进行卷首密封,防止判卷人员被买通的现象。

    再次防止考试中做手脚,即“誊录”,即考生答完试卷后,派书吏用朱笔抄写考生的试卷,再交给考官阅览。

    到了仁宗时期,科举已经是极其重要的国家抡才大典,与此同时举行科举的成本也急剧上升。

    锁院需要专门的安保力量,大规模的考试需要专门的考场。

    无论是糊名还是誊录,都是需要大量精通文书的吏员的,还需要对此进行检查,也需要更多的人手。

    所以从景祐年开始,考生需要缴纳两贯的润帖费。

    苏泽虽然不指望在这一次科举中第,但是也想要去考场见识下,感受一下科举的氛围,再说万一考中了呢?

    看着手里的两贯钱,距离礼部试还有一个多月,总不能真的指望张楚兰包养吧?

    定下搞钱的目标,苏泽的肚子再次响了起来,他推开门屋门准备买点豆饼当早饭,却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