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 (第2/3页)

年在位)和马蒙(813~833年在位)执政时期,是阿拉伯帝国的极盛时代,在哈伦·拉希德尚是储君时就率军远征拜占庭帝国,迫使其摄政艾里尼献出大量贡品。在公元800年时,阿拔斯王朝统治者2860万人的居民。哈伦·拉希德和马蒙时期,帝国政治较为稳定,经济、贸易和文化繁荣,成为帝国的鼎盛时期。

    哈伦·拉希德依据波斯萨珊王朝(224~651年)的统治经验,健全行政体制,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司法制度,设驿站,实行新税制,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国库充盈,经济繁荣,并重视文化和艺术的发展。马蒙执政时,重用波斯贵族掌管军政大权,缓和同什叶派的矛盾,兴修水利和公路,减轻土地税,奖励学术,发展伊斯兰文化,并支持穆尔太齐赖派的宗教和哲学观点。830年,在巴格达创建综合学术机构“智慧宫”,并大力提倡翻译外国典籍。使伊斯兰世界得以初次亲密接触当时的科学、哲学思想。对政治上的反对派,他仍坚持武力镇压措施。马蒙的政策为其后几位继任者所袭用。这一统治时期被称为“黄金时代”。

    马蒙死后,阿拔斯王朝的政权开始腐化,其继任者穆塔辛(833~842年)开始任用突厥族奴隶作卫队,而此卫队于巴格达不孚人望,迫使穆塔辛必须迁都至底格里斯河上游160千米处的萨马拉。萨马拉作为首都共56年,历经8任哈里发。同时,9世纪中叶以后,突厥人逐渐取得权势。突厥将领掌握军权,任意废立甚至杀害哈里发。哈里发完全成为他们手中的傀儡。934年,由来自于里海南岸的德莱木人建立的白益王朝,在945年最终攻占了美索不达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