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四百八十二章 连带责任

    第三千四百八十二章 连带责任 (第2/3页)

   “是么,吐真剂都用上了?”银狼看着k先生道。

    吐真药的研究要追溯到1916年,在美国达拉斯城外有位妇产科医生罗伯特豪斯,当时,他正出门为一位妇女接生,为了减少产妇手术中经历的痛苦,罗伯特给产妇注射了东莨菪碱,这是一种从莨菪中提取出的一种植物碱,可以阻止神经传递素乙酰胆碱发挥作用,人体就会处于半麻醉状态。

    新生儿出生后,豪斯医生让孩子的父亲找称给孩子称重,然而粗心的父亲忘记了家里的称搁在哪里了,找了好一阵也没找到,这时发生了令人奇怪的一幕:处于麻醉状态的产妇开口了,准确地说出了称的位置。这件事情发生引起了豪斯医生的思考,他相信产妇是在东莨菪碱的作用下开口说话的,也就是说注射东莨菪碱后,人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给出问题的真实答案。

    豪斯医生敏锐地把这一现象和吐真剂联系到了一起,并且,开始在法医学中推广这一药物。

    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这十年里,为了让犯罪嫌疑人说实话,除了东莨菪碱,美国警方还尝试着使用喷妥撒和阿米妥等巴比妥酸盐等药物,都是通过消弱一部分大脑活性,消除其抑制作用,让人不自主地开口而达到效果。然而,实际结果如何却无从证实,到20世纪50年代时,由于这些药物无法被证实具有能促使服药者讲真话的效果而遭到许多科学家的否定和质疑,美国大多数法庭不再通过吐真药来获取证词。

    不过这并没有阻止人们追寻吐真药的脚步,但是由于吐真药涉及到军事谍报等方面,各国都守口如瓶,许多内容不得而知。只是有传言,有一种无色无味也不会马上出现副作用的药物“sp-17”,是克格勃曾使用的高效吐真剂,更神奇的是,服药者在事后只知道自己突然睡着了,并不记得发生了什么,更不用说自己当时说了什么。

    在中情局也有类似的吐真剂药物,而且目前的技术使得他们使用的药物比以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