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4章漠北烽烟

    第1344章漠北烽烟 (第2/3页)

岁的蒙古汉子,他是定北堡西面赤赫部的副千户,领着部落内的十多个汉子,准备赶着牛羊去你关内换些粮食、盐巴和棉布。

    今年雪大,天气又冷,部落里的牛羊已经开始冻死,牧民照看不了太多的牛羊,所以决定赶一批到关内出售。

    现在已经是年底,关内早就开始准备过节,牛羊肉的价格上涨的一些,他们正好出售之后,换些粮食、茶叶等草原上需要的东西回去。

    要是往年遇到这种雪灾,那他们只能看着牛羊一头头的冻死、饿死,然后烂掉。

    来年他们就不得不把那些剩下的牛羊也宰杀吃掉,等没了牛羊,整个部落就会发生饥荒,他们就只能拼命去抢别人的粮食和牛羊。

    今年他们可以将牛羊赶入关中出售,换一批粮食回去,来年多吃粮食,少吃肉,让挨过冬天的牛羊可以继续繁衍,生出更多的羊羔。

    在为首的汉子身后,一个十多岁的少年,骑在马上跟着,他鼻子被冻得通红,不停的流着清鼻涕,他忙用袖子擦了擦,哈着白气问道:“阿巴大叔,还有多远要走啊!”

    明朝给归义蒙古赐了八个汉姓,为首蒙的古汉子有汉名,不过才取没多久,自己都叫不顺,少年还是习惯叫他阿巴大叔。

    “不远了,再走十多里就是定北堡,等交了税,拿了通关文碟,我们就南下去关内的市场。”汉子笑着回道。

    归义蒙古要去关内贸易,得先到附近的军堡交税,留下一些牛羊作为军堡的口粮,然后军堡的官吏会给他们通关文书,标明货物的数量和种类以及随行人员,他们便可以通关,进入长城以内的市场交易。

    这两年漠南平静,没有打打杀杀,也没有人来抢夺牧场,关内和辽东的商人也愿意过来,带来的商品价格也低了些,归义蒙古的日子普遍好了许多。

    以前因为不太平,各部纷争,商人也不敢来,所以一个铁锅,一斤茶叶,就能换他们一头牛羊,现在商路通了,来的商人一多,货物也多,价格降下来,他们能换到跟多的物品,日子自然好过。

    今年来,部落光是剪剪羊毛,就已经换了许多茶叶和盐巴,所以阿巴大叔的心情很好。

    少年听说能去关内,不禁一阵兴奋,阿巴大叔看他的样子,笑道:“明年你就十五了,要是你想去关内,可以找你父亲说说,让他送你到南京去学习,见见世面,顺便帮叔给你阿满哥带点东西过去,他在南京据说开销很大。”

    “真的么?”少年有些兴奋起来。他大哥去年被送到南京,前不久回来了一趟,带回许多好东西,把关内形容的像天堂一样,少年十分神往。

    对于臣服的归义蒙古,明朝每隔一段都会给每个部落几个名额,送十多岁的归义少年,去南京学习,然后送到军中服役三年,再看功绩送回来接受归义千户、副千户、百户等官职,帮助朝廷管理部落。当然他不愿意回来的也可以放弃,选择留在关内。

    这些名额掌握在部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