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尴尬

    第1125章 尴尬 (第2/3页)

琴学习环境。对大部分家长而言,他们也不是真心想要孩子通过钢琴成为大师名家什么的,那个毕竟不现实。

    1.买琴的时候能省钱买电钢就不买真钢,甚至拿电子琴替代。

    2.请老师的时候关心老师价格大于关心老师水平。

    3.孩子学琴的时候家长在旁边玩手机,发呆,甚至不陪同孩子一起上课。

    4.孩子练琴的时候家长在看电视,读报纸,没有耐心陪孩子一起练琴。

    5.最关心的事情是孩子能考几级,别人家孩子能考几级,而不是孩子对琴的态度。

    6.考完级之后就无所谓了,孩子想玩自己玩不想弹就算了,但平时亲戚朋友来家里时总想让孩子露两手装个B。觉得我说得好的请扣6……”

    “6666!”

    “总结得好啊!”

    “我觉得乐器考级吧,不光是钢琴,小提琴啊甚至电子琴什么的,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媒体也在跟着大肆鼓吹,学音乐的人有气质有素养等等。形成了产业链,有庞大的利益群体,培训学校,琴行,老师,钢琴厂家,甚至包括家长和琴童自己!不规范的行为也特别多,比如,有的琴行在招收学生的时候,拿出来做宣传的,并不是老师的水平怎样,而是跟着老师的学生,最短多少时间能考几级这样子!这也迎合了很多急功近利的家长们的心态,还有价格方面的因素,上钢琴课可不便宜,家长们又都希望物美价廉,基本不太现实。倒是那些顶级的钢琴教授,倘若真发现有特别天才的学生,倒贴钱培养都是愿意的!普遍的琴童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有学习过钢琴的人还是挺多的,这些话题也特别容易激起大家的同感,“想要成为职业钢琴的确非常不容易,光是每天几个小时枯燥的练琴,就非常不容易!而在这点上,周佳的父亲的态度相当坚决,甚至可以说是残暴!小孩子都贪玩好耍,没点压力的话,即便是喜欢弹钢琴,也很难在日复一日的艰苦练习中坚持下来!还要保持高效率,高水准,不用心去学,学习没什么效率,你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

    “我觉得除了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外,好的钢琴老师,也是特别重要的。拿我自己举例吧,七岁开始学琴,可那时候自己和父母都不懂,最初找的钢琴老师水平一般,就冲着考试过级率高,关键还是离家近去的。后面另外拜了正规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出来的老师,他告诉我过去养成的习惯,练的指法都是错误的,又要重头来,还得纠正错误!说我这样的学生,其实还不如没学琴的……当时我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这些不专业的老师,真的害人不浅!如果有人要学钢琴或者其他什么乐器的,千万记得要找水平高的老师。免得跟我一样,后面花了老大功夫才纠正过来,老师也跟我说,他们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的学生,像他这样混得不好的,才会出来办琴行当老师。而他,同样也是从小每天五六个小时以上练琴时间的,不做到这点,连正规音乐学院的门槛都进不去!”

    “路过,看你们学琴的好像挺辛苦的样子!”

    “可不是嘛!你以为那么容易就能耍帅扮酷啊!就那些学吉他泡妞的,没点水平和苦练的话,也只会是丢人现眼。”

    “现在的情况还好很多啦,学音乐的人多了,音乐鉴赏水平自然也就高了起来,想弹几首曲子就耍帅泡妞也没那么容易!”

    “是这样的道理,不管怎样,时代总是最进步,大家的审美水平也会日益提高的。”

    “所以才羡慕周佳秦放歌这些真正勤学苦练,一直坚持的人。我当初学琴也是太辛苦,后面实在坚持不下来,考完级之后家长不管,自己虽然喜欢钢琴,但没人最后面催着逼着,动力也渐渐消失。现在回想,也颇为唏嘘,那些逝去的青春时光,琴房里的斑驳岁月痕迹!”

    还有些编段子讲故事的,“老王看邻居孩子弹琴,也凑热闹,急功近利培养了儿子,但是老王自己不懂,走了很多弯路,结果儿子学了个半吊子,后来儿子买卖发了点小财,靠着自己当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