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悲剧

    第1139章 悲剧 (第2/3页)

放歌这个作者,肯定给了特别多的指导。

    和普通观众注意力集中在浪漫迷人的旋律下不同,甄向明更在意的是,这首音乐作品,对民族音乐未来出路的导向作用。除了作曲上的独树一帜外,在演奏技法上,这些年轻的女大学生们,也做出了相当的示范作用。

    从事古筝演奏三十多年的尹梦雪,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她们的演奏上。她也特别佩服这群女生,在音准上,基本做到了无可挑剔。演奏出来的音色,也特别有中国风味,在不同的乐章,也都有不同的变化。

    比如呈示部的爱情主题时,不管是琵琶还是古筝,二胡亦或是扬琴,都非常好的把装饰音、抹音和滑音处理得特别完美。转变后的乐风活泼轻快,时而热情奔放,时而温柔幸福,让人眼前仿佛看到了梁祝两人在学院里同窗的生活场景。两人共寝共眠,朝夕相处,欢歌笑语、彻夜长谈。只是此时的梁山伯,完全不知道英台已经对他暗生情愫,更不知道英台是女儿身。因此,也有人据此推断说梁山伯其实是GAY,也是挺扯的。

    而到后面,欢悦之后,乐风又有了改变,变得低沉阴郁起来。

    按照梁祝的剧情,观众都猜想差不多到了两人分开的时候。

    尤其二胡和低音提琴所演奏出来的音乐,忧伤而孤独,也预示着悲剧的到来。

    祝英台接到家父来信要她返乡愁眉不展,辗转反侧,不知如何是好,告诉梁山伯自己对他的感情?他会怎样的反应?这些,都通过忧伤悱恻的音乐,给观众足够的想象空间。

    随后一段简短的高潮旋律,似乎在描述梁山伯和祝英台在十八里长亭分别。尽管祝英台一再暗示,可木讷的山伯始终猜不透她的心思。两人之间复杂交错的情感,在这一段也得到集中的体现。英台无奈只好告诉山伯,家中有一个妹妹和自己长相一致,让他来提亲。

    有心的观众,在听音乐会之前,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