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国宝

    第1194章 国宝 (第2/3页)

实是利益的分配问题。

    对此,沈建萍也不避讳跟他讲得直白点,相信他也是能懂的,“艺术家并不是真的不食人间烟火,也没办法做到脱离社会独自生存,多少都是会有些妥协和让步的。只要艺术本身,不被这些事情影响就好。周先生应该也有跟你讲很多,她为歌剧事业的展劳心费神,不遗余力,这点也是我们没办法比的。”

    秦放歌也自认没办法做到周秀英那么纯粹,“除了艺术,也还有生活,美食,美女,亲情友情等等,都是特别值得我们珍惜的东西!”

    沈建萍闻言顿时笑了起来,他也确实够直率的,跟他比起来,她的目标就要简单得多。光是艺术,沈建萍作为歌剧演唱家和教育家,无非也就在歌剧的演出和声乐歌剧的教育上做努力。秦放歌这艺术的范畴可就多了去,光歌剧事业,就比她多了歌剧的创作,还兼顾演出和教育。其他作曲,钢琴,民乐,甚至流行乐,电影,什么的,他都有参与其中,而且成绩斐然,这也是她们万万做不到的!

    他饭才吃到一半,学校领导那边也给他打了电话过来,说的也还是大师班的事情。还是一把手雷建华打的,足以显得对这事情的重视程度,说的内容基本也差不多。秦放歌要搞大师班的话,主要的承办单位自然还是华夏音乐学院,不过光华夏音乐学院也是不行的,还得和其他单位协办。像是文化部,燕京国际音乐节组委会和艺术基金会,中国音乐协会,国家大剧院,以及相关的公司,包括秦放歌自己的公司联合筹办来着。

    下半年十月份举办的燕京国际音乐节,不管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要比正在举办的燕京之春国际音乐节大得多。音乐学院这边的重视程度,自然也越高。倘若秦放歌真的决定开办大师班的话,这影响力又会更上一层楼,给华夏音乐学院带来的好处更是不言而喻。

    在此之前,音乐学院的知名教授和校友,基本年年也都举办大师班,但是影响范围有限。秦放歌此番出马,也被大家一致看好,尽管他很年轻,可他这名气,简直要突破天际。别的不说,光他在年轻人中的知名度,就完爆其他老一辈的艺术家,粉丝不要太多。

    在雷建华他们看来,这可不是什么坏事,他们都巴不得秦放歌的知名度越高越高。现在国内,各大音乐学院的竞争也是相当激烈的,虽然华夏音乐学院一直以来稳居第一,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能更上一层楼,和那些国际知名的音乐学院比起来,也不落下风的话,就最好不过。

    往大了说,是提升整个中国的音乐学院的水准,于****讲,对学校领导们政绩,好处更是大大的,出了人才和成绩,履历好看,也能得到更上层领导的认可。

    在秦放歌这里得到肯定答复后,雷建华也就准备召集各部门,雷厉风行把筹备活动操办起来。这样的事情,肯定宜早不宜迟。其实这都算晚的了,很多诸如此类的准备工作,一般都会提前一年以上进行筹办的。

    秦放歌这家伙也真可以算是特例,也没办法的事情,他成名太快,快到都来不及提前准备。最关键的,他的才华高,高到大家之前都没有深刻的认识。可以预见的是,以后很多展,都不会在大家预料之中。但这也正是生活的乐趣和惊喜不是?

    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中国经济的展,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生了改变,作为在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国,辉煌的成绩,也让中国人的心态有了相当大的变化。雷建华夏明政他们这样的音乐学院校长也都经历了这样心态上的转变,如果说过去,他们多少都还有些崇洋媚外的话,到现在,心底充满优越感的他们,也有了更多的自信和自豪感。

    沈建萍和周秀英她们这些教授其实也都有同样的心路历程,雷建华跟秦放歌通话的时候还总结了,“以前我们国家的音乐水平为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