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1章 基金会

    第1451章 基金会 (第2/3页)

雁公司,国家大剧院本身,以及他们的战略合作伙伴,也是长期投资于文化艺术建设的赞助商。

    周秀英宁秀佩她们也定下了规矩,也会做最严格的审核,她们也不是见钱眼开的类型,不合格的企业,给再多钱也是没办法加入进来的。

    她们团队全权代表秦放歌本人的意见,他也根本没想着通过歌剧来赚钱,歌剧本就是门烧钱的艺术,拿出他这方面的收益来扶持歌剧培养更多的人才,也是他的意见。秦放歌这会就在大剧院,周秀英宁秀佩席晚晴她们也都提前跟他沟通过并得到他点头认可的。

    有了宁秀佩她们抛出的成立“歌剧发展基金会”的议题,大家的热情和积极性更是空前高涨。

    只是,如果加上秦放歌名字的话,这“秦放歌歌剧发展基金会”似乎有些别扭,这个倒也不是重点,再深入点想,将来她们还打算搞以秦放歌名字命名的国际音乐节,以秦放歌的才华和天赋,肯定不会局限在歌剧这一方面的。

    其他像是钢琴、小提琴、作曲、甚至民族音乐等等,下半年的大师班,都是有的。这些方面也都是需要一个基金会来提供支持的,可不管怎样,传播和推广歌剧艺术是他坚定信念要去做的。

    这个问题倒也是相当好解决,成立以秦放歌为名的“秦放歌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下辖刚刚提议的“歌剧发展基金会”就好。只是对基金会的投资和规模,就有更高程度的要求。

    但这也根本不是问题,只要有秦放歌带头出资,以他现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多少企业和单位巴不得出资参与其中,只要有个名字在,就有特别足的宣传效果。既不为名也不图利,纯粹做好事贡献的,还真是不多见的。

    搞这样的文化艺术基金会,秉承的原则也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

    人”。

    国家大剧院方面,自然是要参与进来的,他们跟秦放歌合作默契,也有场地有人才社会关系也多。

    周秀英和她所代表的华夏音乐学院是秦放歌最坚实的后盾,各类人才济济,缺的只是一个有号召力,能牵头的。秦放歌不管是搞大师班还是国际音乐节,都需要华夏音乐学院鼎力支持才行,要不然,他一个光棍,也根本没办法完成这样庞大复杂的事情。

    当然,眼下也只是有这样的意向,具体操办起来,还有很多问题和事情要去处理。首先就是,想要成立这样的基金会,即便是非盈利组织,同样是要得到上级批准审核后才行。注册地点也没想着放国外什么地方,毫无疑问是放在燕京的。

    总之,各种事情还是相当多的,要办的手续,走的流程也不少。

    消息什么的,有鸿雁公司的人在,他们要是提前泄露出去的话,对秦放歌她们来说,是完全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的。

    这天晚上,大家都格外的忙碌!

    昨晚看过歌剧演出的就不用再去歌剧厅看了,大剧院方面也没办法变出那么多门票给他们。后面几天的演出,绝大多数门票,都还是通过大剧院的在线售票系统,放给了真正的观众。连一贯只在演出前半天才开始发售的站票,都一并售卖了出去。他们也是有些担心,倘若真让大家来排队买站票的话,要出点什么事情的话,还不好交代,干脆就一并卖掉好了!

    秦放歌这个主角则是更加忙碌,他不光是“唐璜”的演员,还是整部歌剧的创作者监督者,也有“副导演”这样的名头,只是没多的工资拿。即便拿了,也是会捐出去,为歌剧艺术发展做出贡献的。

    沈建萍翟丽音周红霞范青曹金华一众歌剧演员和演唱家们,倒是没办法跟他比的,参与歌剧演出,也是他们主要收入来源,就没想着抢他的风头,也跟着把酬劳捐助出来什么的。

    他们自己心中也都是有数的,周秀英这个歌剧界的泰斗自然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