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4章 李斯特

    第1564章 李斯特 (第2/3页)

。但那些伟大的作曲家都已经作古,只有作品留下,秦放歌却是近在眼前,也不光是自己作曲,还亲自演奏,可以说是充分为世人诠释了,要有怎样的才华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天才”,如何演奏印象派音乐作品,秦放歌也做出了教科书般的诠释!

    当然,这对钢琴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见得就是好事,因为很多学生如果尝试着练习这样音乐作品,最后肯定都是会痛骂秦放歌是个超级无敌变态,就会创作这样难度超级高的钢琴曲来刁难人!

    这样的练习曲,也真不是一般学钢琴的学生能练的,像是之前的《狩猎》、以及今天的《黄昏》,肖雨然她们叫这超级练习曲,或者是超技练习曲,亦或是超凡练习曲。基本就是为钢琴演奏家们所准备的,让他们有专门的练习重点,在钢琴演奏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在另外一个时空,整出这样超技练习曲的作曲家和演奏家,正是炫技狂魔李斯特,很多学钢琴的学生听到他的名字就瑟瑟发抖。这货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炫技派,但如果只把他的音乐作品定义在炫技上,未免太过偏颇。肖邦评价李斯特是“二流的作曲家一流的演奏家”,同样有失偏颇,肖邦英年早逝,李斯特活得则比较久,他的更多音乐作品,都是在四十岁后完成的,那个时候肖邦都已经去世。

    说回这十二首超技练习曲,也是李斯特受到堪称为旷世奇书和富于魔性风采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启迪,他的作品中,改编自帕格尼尼小提琴曲的数量都相当多。

    当然,李斯特自己也是经过发奋图强,闭门练琴的艰苦磨练后创作出来的,这些具有大胆狂放的激情和异乎寻常表现力的超级练习曲中,快速的音阶、琶音、双音、八度音、装饰音和长时间的震音、颤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他使钢琴变成了一件万能乐器,能与管弦乐队的表现力相媲美,能表达作曲家想要倾诉一切的音乐。

    李斯特也并没有把这种“神技”看作目的,而看作是表现思想感情的手段。将技巧练习曲融于一首小诗,一幅风景图画之中。全曲听不到枯燥的音阶、琶音上下行听到的是景色的变幻和感情流动。通过各种技巧演奏刻画出特定的音乐形象。李斯特的独创精神在钢琴演奏领域得到充分显示之后又在创作领域中进行长足的发挥。从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练习曲的创作原则和和声运用中可以清晰感到,他突破了传统形式的框架,创造出完整的合乎逻辑的只有新的美学原则的练习曲。李斯特采用自由形式的思维进行创作,这个从根本上远离古典主义音乐创作原则的手段,是主题结构法,主题结构法是主题建立在一个用基本音型构筑的动机上;乐曲的展开是将这个主题音型在旋律轮廓、和声、节奏、音色、速度、音区上进行演奏,形成不同性格的主题音乐,这种变化了的主题结合在一起,可分别表现浪漫的爱情,宜人的风光。

    秦放歌拿出来的两首超级练习曲,也就是从李斯特的十二首超技练习曲改编而来的。站在李斯特这样音乐巨人的肩膀上,他也可以走得更远,从李斯特身上,秦放歌也学会了太多太多,不光只是他在音乐艺术上的高深造诣,对新音乐形式的探索和研究。

    李斯特的一生,可谓是所有古典音乐家中,活得最成功和滋润的。他不比那些苦逼的天才音乐家生前穷困潦倒,甚至要到死后很多年,才会被世人认识他的才华。

    李斯特出名很早,也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出名须趁早”,他是特别会营销自己的,商业价值爆棚,有着无数的追随者类似现在的脑残粉,每次演出都爆满不说,观众也都各种高价求票,到哪里都会引起轰动和追捧。

    他也是钢琴界最会骚包和装逼的典范,原本钢琴家都是背对着观众演奏的,可李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