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4章 指挥家

    第1574章 指挥家 (第2/3页)

凸显了其中的中国风格。

    真要仔细分析的话,肯定是能出本书的,一篇论文也远不能阐述得明白。

    当然,这些学术研究的内容,都是特别专业的人才会去做。对于观众而言,她们更在意的是,最直观的听觉感受,视觉享受也算。不过同样的音乐,对不同的观众来说,听着感受也都不一样,秦放歌再怎么牛逼,演奏的音乐再怎么有感染力,也是没办法让所有人都有同样的感觉,联想到同样的画卷。人的联想能力,也是会受到自己的经历所制约的,同样的“春风拂面”或者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的画面,大家脑海出现的画面也都不尽相同。

    好在秦放歌的音乐旋律无敌,优美如歌,这也最能被广大人们群众所接受的,即便他们听不懂更多的东西,比如节奏、和弦、和声、织体、强弱变化等等,单单只是靠旋律,基本就能让观众一直听得下去,而不至于中途离场。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但凡有正在收看的,也极少有中途换台的情况。

    自家有学音乐的孩子,也可以给父母长辈大概解释下,每个乐章大致是讲什么的。对普通观众而言,他们最容易接受的,也就是标题音乐,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名字叫《春》,描绘的东西,就不会说跟夏秋冬这样的场景相关了!

    这首曲目完成后,秦放歌也还是在舞台上四下鞠躬感谢观众们的支持,他还是没开口说话,但观众们却都不在意这点,纷纷起身,用最热烈和激情的掌声表示支持,也有人带头喊“精彩”“bravo”等,也有懂行的观众帮着解释给身边其他人,意大利语,“太棒了”的意思。

    电视机里的话,主持人和两位嘉宾也很快就对刚刚的小提琴协奏曲演出做出他们的点评,一时间,也把秦放歌吹到天上去了。吴亦芬教授直接把秦放歌夸成了,“这是一首精彩绝伦的小提琴协奏曲,秦放歌不愧是我们国家最优秀最伟大,同时也是最年轻的作曲家和小提琴演奏家,相信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在听了这场演出后,心情跟我们一样激动和兴奋。我特别高兴,我们国家终于有了站在世界最巅峰的音乐家。”

    “是的!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春》,可以说是完全的中国音乐元素和风格,让我们感触特别深刻,我仿佛看到了春回大地的美丽场景,暖暖春光中和煦春风吹动柳枝,广袤大地上到处充满着勃勃生机。我们最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是最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这音乐让我联想到很多美丽的诗句,健犊春耕土膏黑,雨蓑烟笠事春耕等等,春天是一个播种也播撒幸福美好生活希望的季节。秦放歌的音乐,让这一切都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让人如同身临其境……”

    在他们的夸奖和赞誉声中,秦放歌也跟指挥和小提琴首席握过手,然后就还是先带着小提琴退场,随后指挥家王树祥也退场。电视中也可以看到,观众们的掌声变得更加激烈,大家都跟打了兴奋剂似的,既是欢送带给大家精彩演出的指挥家,也是准备迎接更年轻的指挥家。

    “不是还有一首交响曲吗?指挥下去干什么?”也有些比较懵懂的电视观众。

    “秦放歌极有可能亲自指挥爱乐乐团完成最后的这首交响曲的!”家里有学音乐或者是秦放歌粉丝的,此刻也都骄傲的解释道。

    很快,电视的解说们在点评完前面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之后,也把话题转移到随后的演出来,也就是这首秦放歌第一交响曲。看得出来,吴亦芬教授真是特别宠秦放歌的,也都帮着他在电视机前做关于他电影《海上钢琴师》的广告,讲秦放歌这第一交响曲的创作起源,“就是由于这部目前正在拍摄的《海上钢琴师》,这首交响曲我们很早就有拿到总谱,大家对此的评价也都是惊人的一致,都认为这是一首特别完美交响曲,也是所有观众都会喜欢的交响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