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理想

    第六百五十八章 理想 (第2/3页)

,以及楼上老师家长们的,也都是心灵上的震撼。

    女生心思本来就比较细腻,在处理这样可以说是,人类心底共有的,思乡情感的时候,也表现得越发出色。

    落叶归根。

    在座的人中,不是燕京本地人的占了大部分,在燕京打拼也挺不容易的,在静寂的夜里,更容易怀念故乡,山山水水,父老乡亲。

    悠扬婉转的唢呐声,载着满满的思乡之情扩撒开来。

    好在秦放歌的创作的时候有考虑过,也没有一昧的煽情,加上时间的限制,在观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之后,就又重新转移开去混

    。

    这次用的,依旧是最接近人声,也最能触发观众共鸣的二胡。

    演奏者是冯璐璐,她和叶秀玲一样,属于甜美可人的类型,若是更熟悉她的人,还会发现,她其实有点呆萌,她发呆的样子还被黄静她们抓怕下来,做成表情,在鸿雁群内部转发。

    冯璐璐给秦放歌的动机,是关乎亲情的。

    她家住燕京,也是父母在一起,对这类情绪,感受也特别深刻。

    这方面也是秦放歌拿手的,历来对亲情讴歌赞美的优秀作品也数不胜数。但秦放歌选择从冯璐璐的切身经历出发。

    二胡在表达这类情感的时候,也特别具有优势,催泪效果,二胡如果称第二的话,其他乐器很难称第一。

    亲情,尤其是父母情是天底下最无私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个世界恐怕很难找到对自己比父母对自己还好的人。

    秦放歌曾经也是身为人父的人,自身的经历已是相当丰富的。但他选择把这样的经验埋在心底,只把那份天下父母共同情感表达出来。

    真挚的情感,用心的演奏,冯璐璐在这段上练习的时间非常多,关键有切身的感觉,又是为她量身打造的,要演奏不好的话,她自己也没有脸面。

    此外,其他几个二胡手的曲子,冯璐璐也有练习,可以说,乐团最忙碌的人,除了滕舒婷,就是她们几个学二胡的了。

    而这段里面,催泪炸弹并没有爆炸,只把这些情绪积累起来,留着之后的爆发。而不管是冯璐璐还是秦放歌,都不想看到把自己,也把别人拉得泪流满面的情景。

    二胡之后就是李若离的笙,和她的人一样,清丽优雅,晶莹剔透。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历史悠久的笙,现在也是经过不断的改良的。

    出身古典音乐世家的李若离,受传统音乐文化的影响特别深。她个子娇小玲珑,性子比较柔弱,胆子也比较小。乐团的女生们,也都把她当小妹妹一般关心爱护,但都还是希望她能更勇敢一些。

    李若离所坚持的,喜欢的东西,也还是比较传统一些的,这点和林宝卿倒是很相像。

    她给秦放歌的动机,也是希望姐妹长久和睦的,也非常符合笙,以及她自己的特性的。

    而从有关于笙的词语中,也可以看出来,笙歌鼎沸,笙磬同音等等。

    秦放歌也就这样的动机进行创作,也完全是古典音乐的结构,其中的音乐形象,也就像李若离一样,娇怯害羞的少女,带着漫卷的书香气。

    这样的姑娘,不管走到哪里,都是值得人疼爱照顾的重生倚天之北冥神功

    。

    在旋律上,秦放歌自然不会偷懒,也保持着一贯的高水准。

    李若离的笙,演奏的也正是这优美动人,又温婉可人的旋律。其他乐器的和声,逐个加入进来,也正像是姐妹们对她的照顾和爱怜。

    而观众们在她们演奏的适合,也能分辨得出来,这其中的音乐形象,就是那个吹笙的女孩子。她有着纤柔的气质,娇弱的身子,还有最最善良美丽的心灵。同时,大家也能听出其中的依恋之情,姐妹情深,在这段曲子中,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之后,就是左书琴的吉他,古典吉他的表现力在所有乐器中,也都是数一数二的。不过平时的话,大家接触得最多的还是电吉他和民谣吉他。

    左书琴给出的动机也很无私,她同样也乐于当承前启后的过度。不过秦放歌这个作曲者老是爱玩出些特别的花样来,在这里的时候也不例外,再散下去的话,整首曲子就完全没法看了。

    有了她的铺成作用,也为后面韩薇的低音提琴,打好了基础,只是又差点被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