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班底

    第二百一十七章 班底 (第3/3页)

外记者对于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各部片子的评论,还会给电影打分,分数越高的片子越受欢迎。

    杂志是《活着》的投资商拿来的,据说《活着》在放映后分数很高,投资商很兴奋。

    葛尤看不懂外文,就是没事的时候随便翻翻。

    他不爱出去享受戛纳的阳光和沙滩,也不去看每天都在放映的各国优秀电影,其中不乏电影大师的作品,主要是他看不懂,连个翻译字幕和配音都没有。

    也就是《活着》放映的时候他和投资商一起在影院里又看了一遍。

    巩莉不同,电影节是女明星的秀场。

    她就不会在酒店里呆着,要么和投资商一起找片商吃饭,要么就是出席一些展映活动,宣传一下电影,说几句漂亮话。

    要在国外媒体上保持曝光度,这是成为国际影星的基本条件。

    这让葛尤觉得特愧疚。

    自己来戛纳没帮上什么忙,和人聊天都费劲,自个出去怕迷路,又不想麻烦别人,其他人都挺忙的,还是呆在酒店里好了,至少不给人惹麻烦不是。

    他还记着一件事,就是那部叫做《京城的风很大》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自然没办法和《活着》相比,主竞赛单元的影片才是记者们追逐的焦点,“一种关注”这个单元只有少部分人才会注意。

    葛尤翻遍了杂志也没有找到有关纪录片的内容。

    他虽然看不懂文字,却能看懂图画,如果这部纪录片大受欢迎,在报导上应该会出现林晓玲的照片,毕竟晓玲同学是其中的主演啊。

    看来是没戏了。

    事实上,这部纪录片在电影节的一个小圈子里流传开来,被认为是华国新时代的电影。

    以前,外国影人看到的华国电影要么年代久远,要么是反映偏远农村的片子,在国内这种做法被批判为“拍摄阴暗面迎合国外的评委”。

    这部纪录片不同,它拍摄的是当下的华国,也不是农村,而是华国的首都。

    它展现了1993年华国首都的真实面貌,让外国人看到了一个正在改变中的华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