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

    第九百八十六章 心急如焚 (第2/3页)

都统、两个正蓝旗的参领。

    太平军的这个移交俘虏名单显然不被福临接受,因为虽然对外声称扬州之战大清虽失利,但阵亡将士并不多,满蒙八旗实力未损,元气仍在。可实际清军仅是满州兵将阵亡就有七千余人,被俘官兵数字不下五千。故而福临以为太平军至少会放还两千左右的满州将士,谁知对方只给出一个216人的名单,这自然让福临怒不可遏,险些就此停止议和。最终还是在鳌拜和索尼的劝说下接受了这个事实。形势比人弱,是一个让皇帝都得忍气吞声的现实。

    明清秘密议和事项,太平军方面主事的人是徐应元,满清那边主持的是鳌拜。具体到这次移交,清廷负责的人选是驻防徐州的贝勒屯泰,太平军这边则是第二镇的安军大使周昌周培公。

    周培公之前在安庆有过表现,不过之后却没有什么表现的机会,其不过是个举子,在归顺太平军之前也只是狱头,算不得什么大人物。这样的人物,现在南京城中有很多。不过就连周培公自己都没想到,他只耳闻却未曾亲眼见过的周大帅会点了他的名,叫他出任一镇安军大使这么重要的职位。

    安军大使是太平军建制中的一个重要职务,其虽不直接领军,负责军事指挥,可却是一镇之将的副手,负责一镇大小人事和军纪要务,是个不折不扣的要害岗位。一般军中能够升任安军大使的都是从识字将领中提拔出来的,很少直接委任一个从前没有带过兵的人为安军大使。周培公破了这个例,当时骑兵第二镇的镇将邵成国听说大帅给自己配了个举人安军大使,十分吃惊的很。

    带着忐忑和激动之情上任的周培公,可以说是士为知己者而死了,军部配发的《安军使手册》几乎都被他翻烂了,上面所列的一条条安军使工作要点几乎是烂熟于心。上任不到半个月,周培公就开始组织全镇各旅安军使会议,并且从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