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长刀比满州更利

    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长刀比满州更利 (第2/3页)

兵四旅,第十五镇有兵三旅,新一镇有兵四旅,马步兵27000余人。另外还有四千多降兵,加上自己的卫队和少年兵,周士相屯在吉安城下的总兵力只有三万出头一点。以这么点兵力围住吉安,且要不克不休,从兵法上来讲肯定是不明智的,攻城伤亡也必然极大,但周士相却有信心以最小的伤亡夺取吉安。

    这个信心的来源便是北伐军强大的火炮优势,赣州一役,周士相得到的不仅是进入江西的坦途,更得到了城中积聚无数的军械,其中仅药子就多达三十余万斤,这意味着太平军的火炮火器优势将能发挥到最大。若不是这几日天公不作美,周士相早已下令强攻吉安了,而不是白白耽搁数天功夫。

    天气放晴之后,周士相拿千里镜盯着吉安城看了片刻,便下令将那些降兵全部驱赶上去。听到这个命令,葛义、齐豪、王.辅臣他们立时明白,大帅这是要正式攻城了。

    “最后一次射书城内,一柱香后再不开城,城破之后鸡犬不留!”

    鸡犬不留的另一种说法自然是屠城,这个命令让葛义和王.辅臣等将领都是精神一振,兵官董常清却是脸色大变,上前劝道:“大帅,城中清军固众,但百姓也不少,他们不过受清军胁迫这才参与守城,非自愿与我大兵为敌。倘若破城之后行屠城事,未免屠戮太重,有损我北伐大军仁义之师威名,往后恐赣省百姓会视我大兵为仇寇,此于我北伐大业不利。”

    “本帅只说过北伐之后不可杀害无辜,不可抢夺百姓财产,何曾说过我太平军乃仁义之师?”

    周士相放下千里镜,纠正了董常清这个错误的说法,他对董常清道:“城上青壮手中可有武器?我军攻城之后又会不会被他们所杀?若答案为是,他们便称不上无辜...本帅不问他们为何出现在城上,本帅只知道他们的存在便是我破城的阻力,对任何手持武器拒我太平军者心怀仁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