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祯的退让

    第八百八十七章 崇祯的退让 (第1/3页)

    崇祯闻言咬牙切齿道:“朕怎能向武夫低头。难道真的自斩大臣、下罪己诏?到底谁是君,谁是臣?”

    温体仁作踌躇状,说:“如果一点甜头都不给他,空口白牙想让他退兵,恐怕很难……”

    崇祯面色铁青,沉默不语。

    温体仁知道崇祯的性子,刚愎自用,又好面子,很多事情得给他一个台阶。于是微微侧头,朝吏科给事中王家彦递了个眼色,然后再看了看杨嗣昌。

    王家彦和温体仁关系匪浅,经常为他充任弹劾政敌的急先锋,也很有默契,一看这两个眼色就知道了首辅大人的用意,在心中默默酝酿了一下说辞,出列道:“陛下,夏天南悍然领兵入城,固然是罪无可赦,可是杨嗣昌身为兵部右侍郎,尚书不在的时候掌管大权,却没有给夏天南等人叙功,反而重兵围困欲置其于死地,才是导致今日之事的罪魁祸首,请陛下将其治罪。”

    崇祯一时无言以对。从逻辑上说,这个说法是没错的。如果按部就班给夏天南以及勤王部队叙功封赏,大家皆大欢喜,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事了。而把功臣当做敌人,调集了整个京城的大炮来炸他,甚至不惜让几千京营士兵陪葬,在常人看来,无论如何都说不通。大明能打仗的武将没几个,都杀了,谁给你抵挡鞑子?

    问题是,之所以要铲除夏天南,最根本的原因是觉得他实力太强,无法控制,而且有拥兵自重的嫌疑,但是这个理由只能烂在肚子里,不能诉诸于口,否则只能让人觉得心胸狭隘,无容人之量。另外,还涉及到议和之事,现在又不方便曝光,所以更没法解释这一切,这是个死结。

    既然不能解释,那么找个人背锅也是顺理成章之事,但杨嗣昌的所作所为都是崇祯默许的,如果将杨嗣昌治罪,无异于自扇耳光,这是崇祯无论如何不愿干的。

    崇祯没有开口,杨嗣昌也闭嘴不发一言。众人以为崇祯默认了这个风向,个个跃跃欲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