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驱虎吞狼

    第九百四十八章 驱虎吞狼 (第1/3页)

    崇祯一听也有道理,李自成固然势大,但发展仓促、根基不稳,未必是心腹之患,反倒是张献忠等人不能轻视,不能按下葫芦浮起瓢,顾头不顾腚,给了张献忠发展壮大的机会。

    “长卿言之有理。不过李贼已到了北直隶,有何良策退敌,且无需调动洪承畴、孙传庭北上?”

    温体仁胸有成竹地说:“岭南有一支现成的强军,只要调其北上,与北直隶大军南北夹击,则李贼必败!”

    岭南?

    崇祯眉头紧皱,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南方唯一可称得上强军的,不就是让众人头疼不已的琼海军吗?

    杨嗣昌忍不住反驳:“阁老何出此言?夏天南前有悍然纵兵围困皇城不臣之举,后有抢占辽南隔海窥视京师不轨之心,这样的人物,防范尚且来不及,还调其北上,未免有引狼入室之嫌……”

    温体仁不慌不忙地回答:“所谓围困皇城,确实有以下犯上之嫌,可也是事出有因,若非不是有功不赏还要置其于死地,夏天南也不会被逼得铤而走险,而且能够及时退兵就证明他对朝廷还有敬畏之心;至于攻打辽南未必是为了隔海威胁京师,多半是贪图功名,想名垂千古罢了。这样的人,利禄心重,即便桀骜不驯,但可以利用,只要驾驭得当,就是朝廷之福;如果一味防范打压,危害更甚于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请陛下三思。”

    其实这些话温体仁早就想说了,但是兵困皇城、人心惶惶时不方便说,杨嗣昌怂恿皇帝调兵北上防范时没机会说,现在李自成崛起,对京城造成了很大威胁,强敌压境,正好是给夏天南洗白的大好机会。

    崇祯眼神有些飘忽,陷入了沉思,难道这个让自己如芒在背的刺头真的可以信赖重用?

    见崇祯犹豫,温体仁趁热打铁:“陛下,夏天南再跋扈,总还是吃朝廷俸禄的官兵,许之以功名利禄即可;而李贼居心叵测,提出‘不纳粮’一说,这是要颠覆朝纲啊,这样的人,无论如何都要铲除。再说,李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