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念处

    第三百八十章,念处 (第1/3页)

有一次佛游行在拘楼瘦,在剑磨瑟壇拘楼都邑中,一天佛对比丘说,有一种道可以让众生得到清净,可以除灭众生心中的忧畏,可以除灭众生的苦恼,断众生的哭啼,令众生得到正法,这个道就是四念处。

    过去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都已经断了自己的五盖、心秽,立自己的心正住在四念处,修行七觉支,得到无上的正觉悟。

    未来诸佛也是这样。佛说,今天我释迦摩尼佛也是这样,我也断自己的五盖、心秽,成就智慧,立自己的心住在四念处,修行七觉支,得到无上正觉悟。

    佛说,什么是四念处,是观身如身的念处,观觉如觉的念处,观心如心的念处,观法如法的念处。

    什么是观身如身的念处,佛说,阿难,当你们行时应该知道自己所行,住时应该知道自己所住,坐时应该知道自己所坐,睡时知道睡。

    。。。。。你们应该这样观察自己的内身如身,外身如身,立下正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

    以正知见出入于心,善于分别观察自己的内身如身,外身如身。当你们的心里生出不善的恶时,要以善法的念来断治止灭自己的不善,就像木工师用黑绳子画在木头上,再用利斧治理令木头直,你们也应该这样。

    如果你们自己有恶不善的念,你们应该以善法的念来治断灭止自己的恶,你们应该这样善观察自己的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

    在坐禅的时候,应该齿齿相合,舌头逼于上齶,以自己的心治理自己的心,治断止灭自己的恶念,就像有二个力士在相互捉一个很有力量的人,要和他处处周旋,再自在的打鍛自己的妄心。

    你们在念入息的时候,要知道念入了息。在念出息的时候,知道念出了息。

    如果入息长,应该知道入息长。如果入息短,知道入息短。出息知道出息,入息知道入息,学习一切身息入,学习一切身息出,学习止自己的身行息入,学习止自己的口行息出,你们应该这样观察自己的内身如身,外身如身,立自己的正念在身,有知有见,正心明达。

    佛说,你们的心应该离开生出喜乐,以此心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身中,令自己离开生出喜乐的心无处不遍,就像有人洗澡,他在浴盆里放入水和澡豆,洗澡的时候水渍润泽于自己的身无处不遍。

    你们应该这样观察内身如身,外身如身,立下正念在身,有知有见令心明达。

    佛说,阿难,你们观察内身如身,你们自己的定让你们的心生出喜乐,这样的喜乐渍润泽于你们的身心,普遍充满在你们的身心中,定让你们的心生出的喜乐无处不遍。

    就像山上的泉水清净不浊,充满流溢。如果四方有水过来也无缘可以得到入山泉水中,这样的泉水底,水自然涌出,流溢在外面,渍山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遍。

    佛说,你们自己的定所生出的喜乐也是这样,你们应该这样观察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下正念在身,有知有见,心明达于一切。

    佛说,阿难,你们修行观身如身,你们无喜的心可以让你们生出乐,这样的无喜生乐的心渍身润心,普遍充满在你们的身心中,无喜的心无处不遍,就像青色的莲花,像红、赤、白色的莲花,它们在水里生长,当它们在水底,根茎花叶都被水渍润,无处不遍。

    无喜生乐的心也是这样,你们应该这样观身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