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戒德

    第七十三章,戒德 (第1/3页)

佛说,如果有人作了阎浮提的王,他能够在阎浮提中,在一切人民的金银财宝中得到自在,虽然阎浮提王有这样的功德。

    如果把八斋戒的功德分成十六份,阎浮提王的功德在这个十六份中,不到一份的功德,这就是最后亲近八斋戒的功德。

    如果有人要受持八斋戒,如果他放逸自己在情色中,或者他作种种音乐,或者他贪啖于肉,或者作种种戏笑,他作这样种种放逸的事情,因为他心放逸作这个戒,然后再受持这个戒,不管他这个放逸是在中间还是在前后,他都不能得到这个戒。

    如果众生本来无心受持这个斋戒,所以作了种种放逸的事情,后来遇到善知道,然后他受持了斋戒,不管是在中间前后,他都可以得到这个斋戒。

    佛说,如果众生想受持八斋戒,又觉得这个事情很难作到,对八斋戒又很怀疑,不能自在,事情很难作成就,但是理解这个戒以后,他受持斋戒,不管是中间还是前后,一切斋戒成就。

    优波离问佛说,如果众生只想受持白天的八斋戒,不能受持夜晚的八斋戒法,是不是可以得到这个八斋戒法。

    或者有的众生想受夜晚的八斋戒法,而不受一日一夜的八斋戒,可以得到这个斋戒。

    佛说,得不到这个斋戒。为什么呢,因为佛本来就说要受一日一夜的八斋戒,这是一个定制,不可以违逆。

    优波离问佛说,世尊,如果这样不可以得到八斋戒,是不是受戒的人只是用自己的皮禳在说受戒,他的意和耳都在旷野中。

    我看见饿鬼受种种罪,或者他们在白天受福,夜晚受罪。或者他们夜晚受福,白天受罪,为什么呢,都是因为他们这样受戒法吗,夜晚作恶,白天受戒,或者是夜晚受持戒,白天作恶,是因为这个意思吗。

    佛说,这些是众生本生的因缘,是不可以依靠这个戒说的。这里说的不是修多罗,不是毗尼,不可以定实意。

    佛说,这个八斋戒是迦旃延为了度意和耳,所以作这个变化,要让这个戒感悟众生的心,不是实事。

    如果众生受持了这个八斋戒以后,想舍这个八斋戒,他不必要到五众那里去舍戒。

    如果他过午想吃东西,他只要和一个人说一下,这个斋戒就舍了。凡是得到波罗提木叉戒的人,从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道中看,只有人道可以得到这个戒,其他四道众生不能得到这个戒。

    因为天道的众生,他们对天道的快乐执着深重,所以不能得到这个戒。

    在过去的时候,大目犍连因为弟子有病,目犍连到忉利天问耆婆,这时候正是诸天入欢喜园的时候。

    目犍连在忉利天的路上站立着,一切天人想着快乐都顾不上看一看目犍连。

    耆婆后来到了,他看见目犍连,他向目犍连举起一个手打招呼,耆婆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