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大陀罗尼三摩提

    第八十四章,大陀罗尼三摩提 (第2/3页)

  见和见缘,就好像在示现前尘因缘的境界(过去的业缘)。只是我们的觉明心,看见这个因缘的影子。

    你的觉见分别就是影子,你的本来的觉是清明的心,觉缘不是影子。你觉悟了你觉的影子,觉不在影子中,这就是真实见的见。

    佛说,为什么又叫觉闻知见,你今天看见我和你,并一切诸世间的十类众生,都是看见影子而没有看见这个眼睛是有病的。

    这个见的真精,它的性不是眼睛有病看见的影子,所以不名为见。佛说,阿难,如果众生同分妄见(共同的业),就像那个眼睛有病的人,看见灯的影子,那些有一样有这个病的人,他们住在同一个国中,他们都看见灯外面有圆影子,都是因为眼睛有病,妄生出来。

    这些众生因为共同的业看见不祥,是他们共同见业中瘴恶所生起,都是他们自己无始劫的妄因缘所生的一切业。

    佛说,阎浮提三千洲中,有四大海、有娑婆世界,并有十方一切有漏国和众生,他们都拥有觉明无漏妙心,因为见闻觉知虚妄病的因缘,和合使得众生妄生,妄死。

    如果众生能够远离一切和合因缘以及不去和因缘和合,则可以灭除一切生死的因,就可以圆满自己的不生灭性的菩提。

    众生清净的本心,本觉是常住的。佛说,阿难,你虽然前面已经悟了本觉妙明,知道这个妙明心的性不是因缘生,不是自然性。

    但是你还没有明白这个觉元,这个觉元不是和合生也不是不和合生。佛说,阿难,我今天再以前尘问你,你今天还是以一切世间的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使得自己疑惑。

    如果证菩提心是和合生起的,那么你的净妙见精,是于明和,还是于暗和,还是于通和,是于塞和。

    如果你的净妙见精是于明和合,那么你观明,明应该现前,怎么会有杂见。

    你可以见相可辩,不会杂什么形象。如果不是见,为什么你看见明。如果你已经见了,为什么有见见。

    (见的知见)。你的见应该圆满,为什么要于明和,如果明是圆满,也不能于见和。

    见和明不一样,杂就失去了它的性明的名字。杂失去了明性,所以于明和是不对的。

    其他也是这样。。。。。。。佛说,阿难,你还没有明白,一切浮尘、诸幻化相,是在在处处当生出来,也随一切处灭尽。

    众生把这些幻妄称相,但是这个见性真的是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都是一样和合,虚妄才有生。

    如果因缘离别,虚妄也随之灭。你们不能知道生、灭、来、去、本来都是如来藏常住的妙明。

    这个妙明心不动周圆,它的妙真就如它的性。众生的心求于来去,迷误在生死中,了无所得。

    (五阴,色、受、想、行、识。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入+六尘=12入。

    六入+六尘+六识=十八界)。佛说,阿难,为什么五阴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的天空,他只看见晴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