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调服众生

    第一百三十章,调服众生 (第1/3页)

佛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为了利益众生,先学习外典,然后分别十二部经。

    众生如果听闻十二部经就会对外典生出厌贱。菩萨然后为众生说烦恼的过患,说烦恼的解脱方法。

    菩萨赞叹善友的德,呵责恶友的过。菩萨赞叹布施的功德,毁除悭吝的过失。

    菩萨常常在寂静中,赞叹寂静的功德。菩萨常常修行法行赞叹法行的德。

    如果菩萨能够这样,就能够自利利他。(这里的菩萨是指有菩萨心的修行人)。

    佛说,在家的菩萨先自己调服自己,如果不能调服自己则不要出家。佛说,在家的菩萨可以度很多人,出家的菩萨则不能这样。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没有在家的菩萨,则没有三乘出家之人。三乘出家,修行道、持戒、诵经、坐禅、都由在家菩萨而得到庄严。

    佛说,善男子,什么叫有道、什么叫有道庄严。佛说,有道就是正法行。

    有道庄严者所谓在家。出家菩萨为了在家众生修行于道,在家之人为出家菩萨而作法行。

    在家之人多修行二种法,1,受,2,施。出家之人也修行二种法,1,诵,2,教。

    佛说,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四种法,受、施、诵、教。如果菩萨可以这样修行,就可以自利利他。

    佛说,菩萨如果想为众生说法界的深义,应该先为众生说世间的法,然后再说甚深的法界。

    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容易度化众生。菩萨摩诃萨应该护持一切众生的心,如果菩萨不会护众生的心,则不能调服众生。

    菩萨应该拥护自身,菩萨如果不会护持自己的身心,也不能得到调服众生。

    菩萨不是为了贪自己的身命财而护持自己的身命财,菩萨是为了调服众生而护自己的身命。

    (菩萨有发菩萨心的人,行菩萨道的人,有入菩萨地的菩萨)。佛说,菩萨摩诃萨先除去自己的恶,然后教导他人除去恶。

    菩萨如果不除去自己的恶,而能够教导他人除恶是不可能的。佛说,所以菩萨先应该自己布施、持戒、知足、勤行精进,然后度化他人。

    菩萨如果不能自己行法行,则不能教化众生。佛说,善男子,众生诸根有三种,菩萨诸根也有三种,就是上中下。

    下根菩萨能够化下根众生,不能化中根和上跟的众生。中根的菩萨能够化下根和中根的众生,不能化上根的众生,上根的菩萨,能够化上中下根的众生。

    佛说,善男子,菩萨有二种,1,在家,2,出家。出家菩萨自利利他不是很难,在家之人自利利他很难,为什么呢,因为在家菩萨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善生问佛说,世尊,,菩萨摩诃萨要具足几种法,才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