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布施主

    第一百四十八章,布施主 (第1/3页)

佛说,如果有人没有慈心,不知道恩义,他们就不能够随喜圣人的功德,他们爱惜自己的身命,贪着心重,这样的人不能行布施。

    佛说,智慧者深观一切众生,看到众生在求财物的时候,他们不惜自己的身命,他们得到财物以后如果可以布施他人,应该知道这个人能够舍自己的身命。

    佛说,如果众生悭吝不能舍自己的财,应该知道这个人也惜自己的身命。

    佛说,如果众生可以以舍自己的身命求得的财物布施他人,应该知道这个人是大布施主。

    如果有人得到财物贪惜不能布施,应该知道这个人已经种下未来世中贫穷的种子。

    佛说,所以我在经中说,四天下中,阎浮提的众生有三种胜事情,1,勇健,2,念心,3,行净。

    佛说,众生没有看见果报就能够作福报的因,众生不惜生命求得的财物,如果能够坏自己的悭吝心,舍自己的财物去布施,布施以后心不生后悔,还能看是福报的福田,非福田,这就是众生的勇健。

    佛说,众生布施以后心生后悔,是因为三种事情,1,对自己的财物的贪爱,2,接受了邪见的知见,3,看见接受布施者的过咎。

    佛说,还有三种事情,众生布施以后心生后悔,1,畏惧他人的呵责,2,畏惧自己的财物有尽,而受苦恼,3,看见他人布施以后受诸衰恼。

    佛说,善男子,智慧者在三个时间中不生后悔,1,明信因果,2,亲近善友,3,不贪着财物。

    佛说,明心因果有二种事情,1,从他人处听闻了法,2,自己内心思维。

    佛说,亲近善友有二种事情,1,深信,2,智慧。佛说,不贪着财物有二种事情,1,观财物是无常的,2,观财物不能自在。

    佛说,善男子,布施主如果可以这样观察,这样修行布施,应该知道这个人能够具足行檀波罗蜜。

    佛说,所以我先说,有布施非波罗蜜,有波罗蜜非布施,有也布施也是波罗蜜,有非布施非波罗蜜。

    佛说,善男子,智慧的布施者有三种,1,能够舍自己的外物,2,能够舍自己的内外物,3,布施内外物以后,教化众生。

    佛说,怎么样教化众生,就是看见贫穷的众生,先应该对他们说,你能够皈依三宝吗,你能够受持斋戒吗,如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