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作和无作

    第一百五十七章,作和无作 (第2/3页)

人看见他人杀人,心生欢喜出钱奖赏杀者,也是这样,众生会得到杀的成已罪。

    佛说,如果有人唆使他人去杀,受指使的人到了那里用种种苦毒杀了那个人,那么指使他杀人的人得到杀的作罪。

    杀人者得到作罪和无作罪。佛说,如果有人发恶心夺取他人物,这个人也得到偷盗的作罪和无作罪。

    或者是数的时候偷取,或者寄存的时候偷取,或者市易的时候偷取,也得到盗窃的罪。

    如果众生自己不去盗取,也不贪,不用,但是他教导他人偷取,这个人也得到盗窃的作罪和无作罪。

    或者有人本来想偷金子,偷到的却发现是银子,到外面以后看见是银子,他又把银子放到原来的地方,这个人没有得到偷盗的罪。

    如果有人想偷金子,得到金子以后,又观金子是无常之想,心生后悔,想把金子还到本来的地方,但是心里畏惧,他找了一个方便把金子还了回去,虽然金子离开了本来的地方,这个人也没有得到偷盗的罪。

    又如果有奴仆想主人和自己以及主人的财物是一体的,这个奴仆先生出这个想,认为自己和主人的一切是一体的,后来对财物心生贪念,他拿去了主人的财物,拿去财物以后心里又生疑惑,所以他把财物藏了起来,他想这个财物是自己和主人共同拥有的,虽然这个财物已经离开了本来处,但是他没有得到偷盗的罪。

    佛说,如果有人在路上被抢夺了财物,他到了村落,村主问他人说,你失去了什么东西,我们赔偿给你,如果这个被抢夺的人说了超过自己被抢夺的财物,他拿去了更多的他人的物,他得到了偷盗的罪。

    佛说,如果有人发心布施他人二件衣服,接受者收取了一件衣服,说不需要第二件,这个人就把衣服留了下来,也得到偷盗的罪。

    如果有人发心以房舍、卧具、医药、资生用具所需布施一个比丘,在没有给以前,又听闻他方有大德要来到这里,他就不布施这个比丘了,这个人也得到偷盗的罪。

    如果有人拿走了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