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中州烽火,江山飘摇

    第十一章 中州烽火,江山飘摇 (第1/3页)

    

    翌日的早朝时分,踏着朦胧的晨曦。萧明安携着欧阳靖安一起缓缓走入宣政殿,等候君王的召见。

    欧阳靖安分明感到了空气之中的丝丝凉意,只听得萧明安半开玩笑,半是信心满满地说道:“公子名为靖安,而在下名字是明安。靖安明安,一时瑜亮。从此我们就是兄弟了,还望公子多多指点啊。”

    欧阳靖安将手臂与萧明安的手臂轻轻一触,友善地说道:“是啊!从此你我就是兄弟了。我们同舟共济,福祸相依。”

    到了上朝时分,待到君主以及群臣都来到后,王黼姗姗来迟,赵桓笑着问道:“王相公何故来得如此迟缓啊?”

    王黼故作轻松地回答道:“回陛下,臣自辅佐陛下以来,受皇命供养及俸禄减半,白马轻裘的生涯一去不复返,现在所骑乘之马不敌昔日,因而来迟。”

    文武百官分明感到王黼这是话中有话,新天子临朝,他们再也无需慑服于王黼的淫威,见他如此无礼,不禁窃窃私语,私下议论起来。

    王黼依旧一如往昔,轻抚着自己的秀发,倨傲地斥责殿上的群臣,说道:“你们这些人很多都是本相一心提拔,富贵原本是本相一手赐予。今日本相落难,你们便忘恩负义。我平生最不能宽恕的便是你们这种忘恩负义之徒。”

    欧阳靖安看着王黼今日在朝堂之上拙劣的表演,心中暗想:王黼毕竟是太上皇时期的一代宰辅,素来是诡计多端,他绝不是如此浅薄轻浮之人,今日的表现,实在是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恐怕是他自知难以保全,所以有意为之罢了。

    皇帝赵桓盯着这个在前朝呼风唤雨的权相,深知此人一向以美男子见称,如今见他曾经清秀白皙的面容近来已经枯黄了几分,而他的金发也已经渐渐变成白发。想必是最近心力交瘁所致,心中不禁宽下了几分。

    想来王黼不过和蔡京一样,一向色厉内荏,末路来临,做最后的垂死挣扎罢了。

    此贼已不足为虑,赵桓当即怒视王黼,厉声呵斥道:“王黼,时至今日你依然不思悔改,朕能留你在京城,本希望你闭门思过,可你竟敢如此藐视天颜。如此举动与那唐高宗时期的李义府有何分别?来人,传朕旨意!”

    羽林卫纷纷手执长戟,步履匆匆地走上大殿。

    “听候陛下差遣!”他们齐声高呼道。

    王黼不禁吓得不轻,后退了一步,望着皇帝,语气凄然地求情道:“那一日陛下身在东宫,是小臣一心谏言,太上皇才决意禅位于陛下;那一日陛下初登九五,又是小臣第一个迎候于廷殿,等待陛下的驾临。小臣虽有小过,却也有辅佐明君,从龙之大功。还望陛下念及与臣的旧日恩情,网开一面。”

    未及赵桓多言,刘锜快步登上大殿,单膝拜倒于君王御前,朗声说道:“臣奉陛下懿旨,前去擒拿逆犯童贯,童贯自知罪孽深重,现已自尽而亡。还望陛下决断!”

    王黼的眼前似乎浮现了童贯最后一刻的神态,当即拜倒于地,泪下潸然,向君王哭诉道:“臣已经万分知道自己的罪过了,还望陛下垂怜,留臣一命,来日方长,臣定当肝脑涂地,死守汴京,捍卫我大宋河山。”

    赵桓做了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