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风雨来临的前夜

    第214章 风雨来临的前夜 (第1/3页)

    东宫之内,靖国公赵昚身着一袭红色的华服,头戴金色的发冠,以一枚金簪梳着秀发,器宇轩昂。

    时光仅仅过去了一年,赵昚从年幼的孩子,到父皇最信任的靖国公,有了不小的成长,经过几次历练后,更是有着不小的进步。

    虽然目前只有郡王的虚名。而自己的身中握着江北的两座大营,数万大军,靖国公这个身份对于赵昚而言,才是至关重要的。

    赵眘身着锦袍,足着乌靴,轻轻走上东宫的偏殿,对着目前的几位公卿不失礼节地吩咐着。

    “金国的使臣入京已有一年之久,然而,在先期抵达临安府的使团中,小王有些失望,因为几个真正能左右北朝国政的头面人物均未曾露面。令我十分怀疑金人议和的诚意。”

    见赵眘有几分忧虑,礼部尚书张浚走上前一步,将金国抵达的第二批使团之事娓娓道来。

    “小公子不必担心,前几日,金国的长公主已经抵达了临安。乌月蓉嘉在北朝地位十分尊崇,身为金太宗的长女,况且北朝素有女子掌兵的传统,不让须眉的少女英姿,谁又能及得上她。”

    “那他呢?可曾前往临安府?”赵眘漫声询问道。

    座下诸位公卿皆是心中一惊,他们再知晓不过,赵眘口中的他所指何人,一定是令明尧皇帝如鲠在喉,那个唯一被诛灭三族的文官——萧明安。

    “不错,萧明安的名字虽在金国的来使之列,然而臣却令礼部上下仔细查证,并未发现他的踪迹,这的确是一件十分蹊跷之事。”张浚会意,知晓赵昚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务必要找寻到萧明安的下落,此人对于这次何谈,可谓至关重要。”赵昚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

    待诸位公卿退出东宫偏殿之上,赵昚缓缓走入自己的书房之中,伏在红木桌案前,反复斟酌后写下了一封书信,墨迹方一凝固,便匆匆以蜡丸死死密封住,检查再三后,轻轻擦拭着宽广前庭溢出的汗珠。旋即,向自己身侧的宫女殷殷叮咛。

    “申时之后,由姊姊亲自出宫,将这封信交至靖安先生的手中,如今京城已是风声鹤唳,小王不想节外生枝,谨记,不得将此信转交给任何人,包括欧阳公子府上的人。”

    “奴婢谨记······”宫女轻摆罗裙,向赵昚行了一个万福,步履缓缓地走出书阁。

    赵昚轻轻吹袭了人鱼烛火,斜倚在太师椅上,长长出了一口气。

    临安城春雨初霁,杏花飘香。风光旖旎,江南春色中,一座精致的宅邸掩映在竹树环合中。

    数层的石阶前,一块国士无双的柱石彰显着宅邸主人无比的尊贵,金色匾额上的字在微微的夜色中灿若星辰。华灯初上,灯火幽微,宁静而神秘,恢弘而别致。

    这是欧阳家的北望轩,向晚时分,静谧的书房内,公子如玉,夜读诗书。

    窗外飞花飘舞。桌前,欧阳靖安身着一袭朱色的华服,明纬深衣,相佩以鲤鱼玉佩,以碧玉发簪绾着如云的长发,伏在桌案前目不转睛地读着先祖文忠公的著作。

    申时刚过,府中侍女手执烛火,侍立于书房外的回廊之前。

    一阵缓缓的夜风吹开书房的朱门,一个貌美清秀的女子侍立于门前。

    欧阳靖安缓缓抬起头,打量了她几眼后,判断她并非是自己府上的丫鬟,衣饰倒是宫中人的模样。

    “是靖国公派姑娘前来的?”欧阳靖安柔声问道。

    那个宫女缓步上前,亲手将赵昚的信交予欧阳靖安后,转身便要离去。

    “靖安先生,我家公子特地叮嘱,信中内容十分重要,请公子谨慎三思。婢子的使命已经完成,还须回东宫向靖国公复命。”

    欧阳靖安轻抚衣袖,起身向送至门边。

    “在下本想让府中侍卫保护姑娘回宫,然而顾忌临安府中眼线耳目庞杂,反而连累了姑娘。愿姑娘转告靖国公,言靖安定然不辱使命。”欧阳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