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回 华国之风殇

    第一百一十三回 华国之风殇 (第2/3页)

掠夺,岂不悲哉?

    “陛下,这《大华国志》乃是一本残卷,记述的乃是上古时期的一个域外国家的故事;故事到了这里,残卷便再无下文,所以微臣只能说到这里了。”

    不得不说,荀罡讲故事的水平实在是太低了;除了秦朝与汉朝的名字,以及天下州郡名字改变之后,其他的几乎全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如果边上坐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早就看穿了荀罡的言外之意了。

    这不是什么虚构的国家,这就是大汉!

    不过好在,吕布虽然当过主簿,但对于这些事情知之甚少,听这大夏、大华都是没听过的名字,以为真是在讲故事,便不以为意。

    刘协是个聪明人,何况这些东西就发生在他身边,他如何不熟悉?荀罡说的越后面,刘协的表情就越难看。虽然荀罡说他父皇是“贪财皇帝”他不生气,说他兄长刘辩无帝王才气他也不气,但听到无论是哪里,州郡百姓都饱受涂炭之苦,他如何不难受?如何不生气?

    那些都是他的子民啊!

    刘协面色十分僵硬的说道:“荀爱卿啊,这各地诸侯……为何如此对待诸多黔首?难道他们……不应该是皇帝的臣子吗?皇帝的臣子,岂能对无辜百姓随意下手?”

    单凭这句话,荀罡便知道刘协这个人如何了;聪明却又单纯,为民却又天真……荀罡并不想告诉一个现实,那就是汉朝早已名存实亡的现实。若汉朝的命令还有用,他们一干诸侯,岂不都要听从董卓的调令?

    荀罡只能诓骗道:“陛下,权臣拘束着皇帝,皇帝的号令无法发布出去,那些诸侯又不愿意听从那权臣的调遣,所以才做出如此事情来……至于掠夺黔首之事,此乃自古之事,每逢混乱之世,哪个军队不曾掠夺无辜?”

    刘协默然,虽然他已经大概知道这大汉是什么模样了,但即便知道了又能如何?他还不是逃不出董卓的手掌心?就算逃了出去,自己这个光杆司令,又能为天下百姓做什么?

    “荀爱卿啊……朕的心很痛!”

    刘协不说吾,而是说正式场合才用的朕,表明他说的话很严肃;荀罡连忙低首,应道:“陛下,此事并非那少年皇帝所能掌控的;只要他能够做到心系天下苍生,那他就已经很合格了。”

    这是在安慰自己吗……刘协苦笑了一声,无力地躺在了胡床之上。被褥散发着幽兰的清香,能够有助于他平时快速睡着,但他今天知道这一切后感觉心情无比烦躁;幽兰的香味反而适得其反,让他心中很恨,很痛。

    但却无可奈何。

    “为何我不能像先祖一样,折腾出文景之治,让天下苍生不再受饥寒之苦?为何我不能像孝武帝那样,鞭笞四方,镇压所有诸侯,换来一个安定天下?”

    “为什么?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