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刚柔相济

    第二百七十三章 刚柔相济 (第1/3页)

    杨彪听了赵迁这话,吓得赶紧朝刘辩拜道:“陛下,老臣乃大汉之臣,但有所命,莫敢不从。”

    刘辩点点头,说道:“太傅既然这么说,那便按照大将军的建议做吧。”

    “这……”杨彪犹豫了片刻后,拱手拜道,“老臣遵旨。”

    “杨太傅能为国家着想,实在是吾等臣子的楷模。”赵迁不动声色的夸了杨彪一句。

    杨彪心中苦笑,这不仅是一件得罪人的事情,而且因为杨琦的事,这显得更像是打脸。

    不过,其他大臣却是松了一口气,至少杨彪还是世家一方的人,这让他们心中好受一些。

    “大将军有什么吩咐就尽管说吧。”杨彪见推脱不过,只好应承下来。

    “不敢。”赵迁说道,“只是有些想法而已。”

    刘辩有些不耐烦,说道:“大将军但说无妨。”

    赵迁点点托,说道:“吾欲烦请杨太傅领晋阳令一职,负责这晋阳的民生,对晋阳的大小官吏,尤其是各县官吏,包括县令、县尉、县丞进行审核,能者上、庸者下、乱法者,除之!”

    “只是一些小小的县吏,大将军是否有些小题大做了?”司空黄琬终于开口说道。

    赵迁冷哼一声,说道:“在司空大人看来,他们确实是小吏;但是在百姓眼中,他们便是大官,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便是吾大汉朝廷!”

    “若是再发生杨琦这样的事情,县中的官员不管不问,那百姓会怎么想?他们只会认为朝廷昏暗,他们心中恨得是大汉朝廷!”赵迁厉声说道。

    黄琬额头上生出汗珠,强自笑道:“大将军言重了吧?”

    “言重?”赵迁冷笑道,“诸位大臣难道忘记了黄巾暴乱吗?”

    “一个小小的杨琦便在弘农犯下诸多罪过,本将军真不知道还有多少县令对这种现象不作为,这样的做法,只会让百姓寒心!”赵迁继续说道,“国以民为本,他们这种做法,就是在动摇国家的根基!黄司空还以为小题大做吗?还以为本将军言重了吗?”

    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