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担社稷九折回转

    第三十九章 担社稷九折回转 (第1/3页)

    朱在铿此次出行的目的,是到浙江钱塘缅怀祖先。初代周王在封为周王以前被封为吴王,封地就在浙江钱塘。朱在铿以此名义,向锦衣卫提出出行的申请,并获得同意。随行有一名管家,化名王忠的王承恩;两名西席,化名吴为的吴伟业,和化名陈冲的陈子龙;六个护卫,护卫统领化名高大的高文彩,以及五个本来就用的是化名的小旗。锦衣卫里的身份证明,根据姓的大小,百家姓各有五到十份,这是为了防止口误喊错姓,所以出行大多用本姓,或者读音相同的姓。不过名字就没有那么讲究,所以大多都是常用的单字。

    对于自己的化名,王承恩和陈子龙还好,吴伟业就有些不满意。这个吴为的名字和身份,跟梁山的军师吴用就没有多少区别:吴为和吴用一个意思,两人还都是西席。而大明朝廷因为农民起义太多,最恨的书就是《水浒传》。吴伟业是个把细人,颇担心给崇祯皇帝留下潜在的负面印象。因为崇祯在科举时为他正名的缘故,他对崇祯感恩戴德。不想因为这个化名的原因,而让崇祯对自己恨屋及乌。不过这个名字和自己名字的相似度也颇高,锦衣卫显然也是因为这个才给自己配了这个名字,吴伟业又不能把这个原因提出来——否则可能崇祯本来没意识到,被他反而提醒了——而且也来不及换了,只好将就着用。

    众人上了锦衣卫的商船,走大运河南下。船的目的地是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治所杭州府,沿路只在几个重要城市停靠,休息补给,其中自然包括苏州。

    船行至苏州,通常需要十多天,此次行程紧急,锦衣卫特别要求加快了行驶,减少了停靠,所以预计十天就可以到。正常陆路到苏州,基本要二十天以上,这不能跟军报的加急快马比,那是换马不换人,昼夜疾行,基本上到目的地的时候马累垮好几匹,人也得养上半个月才能恢复元气。

    陈洪谧对于花雪的学识十分惊叹,只感觉完全摸不到花雪学识的边沿。两次见面,基本上是花雪解答他的疑问,让他一个金榜题名的知府心中羞愧,自己的见识还不如这个孩子。花雪提出请陈洪谧为他证婚,陈洪谧当即应下。同时向花雪提出,有时间便来府衙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