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山翁一卧楼头醉

    第八十一章 山翁一卧楼头醉 (第2/3页)

直在北方为官,何时来的苏州?”

    张凤翼在前文介绍杨嗣昌的时候提到过。去年建虏第三次入塞,历时四个多月,兵锋驰骋京畿地区,大小五十余战全部告捷,俘获大批人畜,明军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击之力。而时任兵部尚书的,便是张凤翼。

    崇祯二年己巳之变,同样是建虏入侵京畿,时任兵部尚书的王洽死在狱中,还被崇祯判了砍头,至于当时督军辽东的袁崇焕,更是被崇祯千刀万剐,凌迟抄家。

    有了这两个前车之鉴,张凤翼亚历山大,然后降火的药吃过量,去年九月初,死了。至于是畏罪自杀故意多吃的药,还是病情压不住药不能停,除了当事人以外,其他人也无从知晓。

    张凤翼死后,朝廷的处置才下来,罢官去职,倒是没有鞭尸。

    张凤翼因为常年在边关督战,所作的诗词大部分是边塞诗,也算是著名的边塞诗人。所以崇祯并不奇怪张凤翼会写诗。

    当然,张凤翼是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科殿试二甲第二名进士出身,换句话说全国应届文科第五名,会写诗肯定不奇怪,不会写才有问题。或者说大明的文官有哪个不会写诗才是天大的笑话。也因此之前花雪说周道登装傻,崇祯等人才会相信,科举出来的人,那么简单的文字问题,不知道才是怪事。

    崇祯奇怪的是,以他对张凤翼的了解,整个履历中都没有到过苏州,何况是在这得月楼与人饮宴?难不成他在北边督军的时候,还敢擅离职守,跑到苏州喝酒?为什么啊?图什么啊?

    陈洪谧笑道:“回陛下,此张凤翼,非彼张凤翼也。”

    随即解释道:“此张凤翼是苏州府长洲人,嘉靖四十三年举人,擅作戏曲,亦擅诗词,与其弟燕翼、献翼并有才名,时人号为‘三张’。”

    “嘉靖四十三年?”崇祯有些敏感。

    陈洪谧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嘉靖四十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