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灵机诡辩师一字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灵机诡辩师一字 (第2/3页)

种花样,就算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的人,听他的诗也会不明觉厉。比方说号称最难索解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每个人都能听出这首诗好,可谁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

    简直把无病呻吟发挥到了极致,堪称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典范。

    朱鹤龄见了潘柽章,很是高兴,这个同乡小老弟很合他的性子。

    两个人都是那种有记忆力专长的,尤其是潘柽章,过目不忘或许不能,但短时间不忘还是很轻松的。

    尤其潘柽章如今年纪还小,灵气未失,朱鹤龄每与他谈起苦心索解的李商隐诗,都能从他这里得到独特的启发。这让朱鹤龄很愿意和潘柽章交流,经常把他带到府学翻阅藏书。

    “老弟你来的正好,你看看这首《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这句‘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我怎么有些糊涂呢?”

    不等潘柽章说话,他又自说起来:“这庾信生逢乱世,饱尝辛酸,说他‘生多感’,从他的诗赋中还是很容易体会到的。但这杨朱明明是主张‘贵己’‘重生’的,怎么还说他‘死有情’呢?以李商隐的习惯,想必说‘死’,就肯定是死的意思,如果只是为了跟‘生’字对仗,他有的是选择。我实在是有些糊涂了。”

    潘柽章被问得也是一愣,他知道自己今天如果不把这个问题忽悠过去,自己跟他说什么他也听不进去,明天说不定脑子里还全是这个问题。想让他去假扮自己父亲去应付那花雪,今晚就得把他先从这个问题中解救出来。

    想了一下,潘柽章问道:“杨朱的学说我还没有读过,对其人也不了解,只好姑妄猜测。”

    朱鹤龄正百思不得其解呢,听潘柽章有想法,哪还管他是不是凭空猜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