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军政的大势方略

    532、军政的大势方略 (第3/3页)

掌控的广陵县城方向过去,准备和孙氏一族进行最后的谈判。

    而朱卫倒是继续留在丹阳城这边安顿江东的事情,不过说起来,江东这边的后续事情处理,比荆州似乎要简单多了。

    正如前面所说的,江东地方上虽然也有不少士族、豪强家族盘踞,可实际上江东地方上的士族势力,完全无法和荆州蔡氏、蒯氏、庞氏、黄氏四族对于荆州的影响力相比。

    虽然在后世也有吴之四姓说法,顾氏、陆氏、朱氏、张氏四姓大族在江东似乎也有很大的势力。

    可那其实是在孙氏占据江东之后,这四姓家族中的人才成为孙氏东吴发展初期的顶梁柱,如此这四姓家族才能依附着孙氏东吴而渐渐发展起来。

    在如今的时期,这四姓大族其实还没那么大的影响力,更何况孙策、周瑜两人又在江东士族势力盘踞最盛的丹阳、吴郡两地席卷了一番,故而也算是给朱卫在江东打下了一个很好的重铸基础。

    所以现在朱卫几乎不用担心什么江东地方士族势力对他在江东开展政务的干涉影响,于是在丹阳、吴郡这边也推行了豫章的治理模式。

    按照这样的发展模式,至少在十几年内还是不会有新的大族势力出现,当然到时候即便是有新的士族势力出现,却也已经不能影响地方政务了。

    朱卫也准备在原本的东汉举荐制基础上,适当的加入科举制官员录用体系。

    如此再加上朱卫在地方上推广的官办学院之类手段,日后自然可以让更多的寒门、庶民人才有机会走上仕途,如此便可以渐渐打压原本士家大族对于官员的推荐把控度。

    就历史而言,官学制度和科举制度便是针对士族势力的最佳武器。

    官学制度可以打破士家大族对于知识的垄断,让大量寒门、庶民有机会读书学习,而科举制度可以让大量寒门、庶民也有机会入仕为官。

    如此就能渐渐削弱士家大族在官场上的影响力,减弱了他们在政治上的力量,士家大族也就渐渐无法在政治上和中央皇朝对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