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零八章 惰性

    七百零八章 惰性 (第1/3页)

    月儿上了柳梢,赵念奴愁眉不展,将服侍的梁怀吉喊来:“小吉子,我怎么办?”

    别人不知道赵念奴的心思,这个机灵的小太监怎能不明白,他也傻了眼。皇上以为小公主年渐长,在宫中呆得寂寞,于是索姓忍痛割爱,提前准备借着李曰尊进京之喜,来一个喜上加喜,将小公主下嫁。

    公主不是呆在宫中寂寞,这个理儿没法说了……当然,也不会发生什么一哭二闹三上吊,或者逃婚之类的狗血情节。赵念奴不及高滔滔与崔娴,可不要忘记了,赵祯很喜欢她,其实也很聪明的,不会做出什么无理取闹的事。

    而且她也很孝顺,不想让赵祯伤心。

    梁怀吉想了想,说道:“殿下,你要不要听奴婢说一句真话。”

    “你说吧。”

    “奴婢认为殿下不要胡思乱想,那个人对大宋有大用的,做事理智,德艹也好,就是殿下长得貌美……”梁怀吉不敢说,小公主生得是很漂亮,可自己看到过的,郑朗那个妻子生得丑么?两者顶多相仿罢了。

    “不要说了,他是我的守护人,承诺要守护我的幸福!”

    梁怀吉眉头都快凝在一起,这是什么理儿?守护你的幸福,那是当时害怕在朝堂大臣担心下,将你远嫁到契丹,当真?就是当真,也要分寸,郑朗能与你发生什么?

    想了半天又说:“其实驸马也不错的。”

    是不错,后来许多人说李玮怎么怎么的,这是错误的说法,但与赵祯郑朗对比,让李玮怎么做到?赵念奴急得哭了。

    月儿弯弯。

    京城也有许多百姓在谈论这桩婚事。

    赵祯为女儿举行了隆重册封礼,封为兖国公主,规模之大如册封皇后仪。这一举动,又惹来许多大臣反对,说礼仪不当。欧阳修、胡宿等人纷纷弹劾,不听。

    人心没有足意的时候。

    赵祯无子,即便女儿多死,唯独的长女乃是掌上明珠,忍痛下嫁,怎么不隆重?这是父女之情。可是大臣不管的,那怕自己嫁女儿隆重无比,做皇帝就应当象赵祯这样苦逼的。

    又拨了十五万缗钱刻意为赵念奴建造了一个府邸。

    这也是赵祯为自己亲人花费最大的一笔巨款。

    李家也很高兴。

    迎娶公主,未必所有人皆喜欢。

    这要看。

    特别是武将与钱家或者没移家族,这些人家皆不是传统的士大夫。象杨家一旦打上武将的标签,杨畋经过四代努力,考中进士,可朝廷多喜将他当成武将来用。

    武将在宋朝有什么地位?

    也不能说武将一处是处,首先朝廷剥夺武将手中权利的同时,为了安抚,对武将赏赐很厚,这是禀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宗旨而来的。

    第二个便是联亲,皇室多与武将联亲。

    在正宗史书上看不到他们背影,可实力不可小视,例如如今的高家与曹家。他们不能进入权利核心,可连王安石都不能撼动他们。

    这些家族就喜欢与皇室联亲。

    一旦迎娶了公主,特别象赵念奴这样的掌上明珠,从此一跃龙门,会成为宋朝的真正顶级权贵行列。

    这桩婚姻迅速成为京城百姓的谈资,以致忽视了另一件事。

    对郑朗的处执也迅速下达。

    一系列的贬官。

    爵位从楚国公贬成管国公。楚都知道的,春秋五霸之一,乃是一个大国。管也是一个国家,西周的一个诸候国,就在郑州一带。可谁知道?

    吏部侍郎判成兵部郎中。

    同平章事与翰林院大学士之职未动,但两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仅变成荆湖南路经略安抚招使使判潭州兼经略安抚两荆事务。想要解决梅山蛮,主要还是荆湖南路的事,不过若没有更大的后方,仅是荆湖南路一路比较困难的。稍稍保留了一些调动荆湖北路兵士财政百姓的权利,但原先的荆湖北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之职没有了。

    后面郑朗那一长串虚职多有贬降。

    李肃之调往荆湖北路担任转运使,张岊为荆湖南种体量安抚使,转运判官李章迁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